大道無垠之奇偶平行空間 第一百六十五篇 跨世界冤魂三
更新:09-20 23:38 作者:古月木斤 分類:科幻小說
這必須要從滿洲「韃虜」進關以後製造的「揚州十日」說起。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一六四五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順治二年)發生在清朝的多鐸攻破揚州城後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
由於當時南明將領史可法對清軍的殊死抵抗,在夏曆(農曆)四月二十五日,清軍攻占揚州後,在揚州城內進行了十天的大屠殺。
古小龍在揚州博物館中看到了一篇《揚州十日記》殘篇,雖然還算完整,但由於年代的久遠,書卷已經腐爛得比較嚴重。
這對於古小龍而言根本就不是難題,只見他將手放在了該書卷的玻璃展示柜上,通過自身的大小周天中微子「真芥子米」意念能場內功,通過自身強大的感知感受能力,將這部殘卷的遺失信息全部收集,馬上就將《揚州十日記》殘篇不差分毫地全部補齊。
古小龍還將補齊的內容轉存給了揚州博物館,使揚州博物館的老館長激動萬分,不停地千恩萬謝,後來有人捐獻出了完好的《揚州十日記》,結果與古小龍補齊的內容一比對,一字不差分毫不錯。
《揚州十日記》是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記載了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四月廿四日,清軍調集紅夷大炮轟擊揚州,史可法再次向南明求援,仍沒有回應。
四月廿五日(五月二十日),揚州城被攻破,史可法欲拔劍自刎,為部下所阻。
多鐸勸其投降,遭史可法嚴辭拒絕,多鐸遂下令在軍前將史可法處死。史可法的部將劉肇基繼續率領殘部和城中居民與清軍展開巷戰,經過激烈戰鬥,清軍才占領揚州。
清軍攻占揚州後,當時大雨傾盆,多鐸宣布在揚州城內進行血腥屠殺。當時的倖存者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中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揚州死難八十萬人。
這是發生在公元一六四五年,清兵在多鐸的率領下,分兵亳州、徐州兩路,向南推進,勢如破竹,迅速占領了徐州、亳州、盱眙,並乘勢下淮安,奪泗州,渡淮河。
四月十九日,明將許定國引多鐸師至揚州,揚州被清水陸各軍重圍。守將史可法統率軍民,堅守孤城,同時,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應,揚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明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拔營出降,形勢更為危急。
史可法等堅守至四月二十五日,終因彈盡糧絕,被清兵攻破。史可法自刎不果而被俘。
在多鐸百般的誘降時,史可法斬釘截鐵地說道:「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態不可屈」,結果慘遭殺害。史可法的部下在這種情形下,仍率餘部繼續鏖戰,直至流盡最後一滴血。
清軍在占領揚州後,立即縱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稱「揚州十日」。《揚州十日記》就是這段歷史的忠實記錄者,是清朝屠殺江北吳語人口的罪惡見證,它永遠地將野蠻和罪惡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且看經過屠殺的這片土地上的血淋淋的場景:「……行過一溝一池,堆屍貯積,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為五色,塘為之平。至一宅,乃廷尉永言姚公居也,從其後門直入,屋宇深邃,處處皆有積屍……」
整個文本採取雜記形式,筆者自身亦被記錄於筆端,和歷史事件整個地融為一體,在文體上有些近似於筆記小說。
在當時看來,則有似是「新聞」。所有這些,似乎與嚴肅的史學著述不太相同,很難列入史地奇書之中。
事實上,這種形式的靈活性並沒有影響到所記事實的客觀性,相反,這樣慘無人道的殺戮,由於是筆者的親聞目睹,更增加了它的真實性、可靠性,亦即歷史性。全文就像是一部目擊記。正因為此,《揚州十日記》才成為史地著述中的一「奇」。
《揚州十日記》明·王秀楚: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鎮史可法從白洋河失守,踉蹌奔揚州,堅閉城以禦敵,至念四日未破。城前禁門之內,各有兵守,予宅西城,楊姓將守焉。
吏卒棋置,予宅寓二卒,左右舍亦然,踐踏無所不至,供給日費錢千餘。不繼,不得已共謀為主者觴,予更謬為恭敬,酬好漸洽;主者喜,誡卒稍遠去。
主者喜音律,善琵琶,思得名妓以娛軍暇;是夕,邀予飲,滿擬縱歡,忽督鎮以寸紙至,主者覽之色變,遽登城,予眾亦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