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760全神貫注_頁2
更新:11-27 23:25 作者:七七家d貓貓 分類:女生小說
就已經心裡有數了,只是這是自己第一次獨立完成後期,他難免會慎重一些。所以耗費的時間比預期長了一點。
隨後,埃文-貝爾就投入了圖書館的海洋之中。在哈佛大學,比埃文-貝爾勤勞的學生數不勝數,埃文-貝爾一天到晚待在圖書館的行為並不算稀奇。只是,對於埃文-貝爾來說,過去這兩年來,他幾乎都沒有如此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去了。
心理學書籍、建築設計書籍、懷俄明州地理風情相關書籍、還有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相關書籍、包括同性戀相關史實的書籍……埃文-貝爾只覺得每一天的時間都不夠用。當一個人全身心投入知識的海洋中,只會覺得自己實在太過渺小,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世界上再全能的人,總有自己無法顧及的部分。即使不務正業如埃文-貝爾,現在讓他去鼓搗電腦編程,他一樣是一臉茫然。
心理學的書籍他前前後後已經翻了四年多了,但依舊有大量沒有接觸的範圍,即使是同一個理論不同的著作,從不同作家的角度去看待,也會有新奇的東西出現。更不用說建築設計了,如果要去研究城市規劃建設、水利工程規劃、室內設計等方面,估計就算埃文-貝爾讀完博士,也無法方方面面都了解到。
這一段時間,可以說埃文-貝爾是繁忙的,因為他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很多時候僅僅是一個三明治就算解決了。但也可以說埃文-貝爾是清閒的,因為他只需要投入書籍之中,專注在一件事上,什麼電影、什麼音樂都暫時拋在腦後,而所有的記者也似乎都遺忘了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做埃文-貝爾的存在,哈佛大學成為了埃文-貝爾生活中最後一塊清淨之地。如此全神貫注的姿態,就算是當年撰寫論文的時候也是沒有過的。
期間,馬克-扎克伯格有找過埃文-貝爾兩次,這是指除了在宿舍無數次的聊天之外,他專門找埃文-貝爾了兩次。兩次時間都不長,畢竟以兩個人說話和打槍一樣的速度,而且不客套,只說重點,的確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馬克-扎克伯格主要是將自己對「臉書」未來的發展計劃和埃文-貝爾談了談,大部分時間是馬克-扎克伯格說,埃文-貝爾聽,偶爾給出一些意見。僅此而已。
其中,馬克-扎克伯格詳細詢問了埃文-貝爾對於融資的看法。這有些蹊蹺,因為這應該是埃德華多-薩瓦林的專業才對,不過仔細想想,埃德華多-薩瓦林這種正統的商人,其實對於風險投資公司並不感冒,而埃文-貝爾雖然是門外漢,但馬克-扎克伯格可不會忘記,數字音樂商業化和選秀節目兩個大方案,都是出自埃文-貝爾之手的。
其實,埃文-貝爾知道,風投是一把雙刃劍。在現在這個時間段內,成長前景被看好、成本增加,這樣一個新成立的矽谷公司一般都會尋求風投們注入大量現金。但如果風投們卻是投入了大量資金,那他們將厚顏無恥地拿走公司的優質資產而獲益:比如公司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資產。事實上,納普斯特(napster)的創始人肖恩-帕克就經歷了這個過程,他在與風投們的意志之戰中敗北,結果被踢出了自己的公司。所以,風投的投資和人才資源固然很有誘惑力,但往往會讓公司失去控制權。
以前,埃文-貝爾對這些其實了解得不是很深,只是有一個單純的想法:風投就是短期投資,注入資金,得到回報,然後就撤走。這個想法其實是太過天真的。不過自從對皮克斯工作室有了想法之後,他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這方面泰迪-貝爾顯然比埃德華多-薩瓦林聰明先進多了。
所以,如果「臉書」前往矽谷尋求融資,風投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同時,獨立投資人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可以保持馬克-扎克伯格這位個性十足、掌控力強勢的創建人的超然地位。另外,前往矽谷資金是一方面,那裡的人才儲備豐富也是重要原因。
埃文-貝爾和馬克-扎克伯格交流過後,沒有太過問這其中的事情。一直到四月底的時候,埃文-貝爾才知道,原來馬克-扎克伯格已經和肖恩-帕克見過面了,而肖恩-帕克也提出了讓馬克-扎克伯格前往矽谷、不要廣告贊助的說法。這讓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發生了兩次劇烈的爭吵,每次爭吵完馬克-扎克伯格或多或少都會詢問一下埃文-貝爾的意見。
看來,不知不覺中,一切還是按照歷史軌道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