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將魂歌 第二百三十六章 韓王安的命運(二)
更新:09-19 09:03 作者:望望雪炳 分類:玄幻小說
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戰國末期,與封建時代相去未遠,君主與大臣之間的距離,尚沒有後世那樣高高在上。一個站著為人,剩下的其他人只能跪著做奴隸了。
秦國商鞅變法後,中央集權的體制逐漸成型,秦國國君的權力越來越強勢。遇上嬴政這樣的國君,很容易形成對國家上下的支配。不過,即便身為秦王,嬴政仍然尊重了自春秋就傳下來的政治傳統,也就是君臣廷議國家大事。
秦國舉行的廷議,留在都城的重臣均有權參加,參加者可以暢所欲言,經常有不同的大臣發表不同的意見,甚至批評國君。秦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廷議,當屬司馬錯與張儀關於是否伐蜀的爭論。
蒙恬進到咸陽宮正殿,就坐於君位左首的位置,與他坐在一起的,還有幾個留守咸陽的武將。眼下,秦國有資歷的將軍均帶兵在外,秦國朝堂,一時成了文臣的天下。
蒙武養傷在家,根本就沒有前來摻和。
偌大的宮殿中,數百盞銅燈布置在各個角落,明晃晃的燈光下,秦國君臣的面目毛髮,清晰可見。
咸陽的冬日,北風吹來,雪花紛飛,空氣中透著凜冽的寒氣。咸陽宮的大門窗戶關得嚴嚴實實,數個大大的火爐冒著熊熊炭火,即便年老的隗林也覺得身子頗為溫暖。
隗林年紀大了,呆在右丞相的位置上,有些精力不濟,時常在大庭廣眾之下打瞌睡。每次廷議的時候,發言最多的不是百官之首的右丞相,而是左丞相昌平君熊啟,還有新晉的廷尉李斯。
「大王,秦國自立國以來,征戰日久,滅國而不殺其君,故能順利凝聚當地黔首。巴蜀兩地,歸入秦國後,兩國舊君為君長,如今,巴蜀已乃夏子之巴蜀也。」
昌平君熊啟一開口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今秦國新並韓趙,兩國黔首之心未集,實在不便處死故韓王安、故趙王遷。」
熊啟身為楚王后裔,又與秦國宗室有親戚關係,在咸陽為官的同時,心中並沒有忘卻楚國。秦國攻滅六國的國策,熊啟心裡如何不清楚,他害怕有朝一日,秦國攻陷楚國後,楚王會遭受同樣的命運。
若秦國當真開展攻打楚國的行動,他該何去何從,私下裡,熊啟為此感到痛心不已。
「大王,臣不贊同左丞相的說法。」
熊啟的話音剛落,李斯便坐直了身子,朗聲開口說道:「趙氏一族,與我秦國有深仇大恨,早在春秋時期,趙氏就數次欺詐秦人,公子雍、白乙丙就死在了趙氏一族的手裡。」
秦趙兩國的仇恨,源遠流長,李斯了解秦國兩國的歷史,說起來倒如數家珍。
「趙武靈王攻滅中山後,中山王的後裔何在?韓國攻滅鄭國後,鄭伯的後裔何在?快刀斬亂麻,絕了兩國黔首復國的心思,韓趙兩國才能快速收拾兩國人心。」
李斯身為廷尉,位居丞相之下,但他卻沒有絲毫畏懼,盯著算他半個老鄉的左丞相熊啟,口裡的話卻沒有停:「秦滅巴蜀後,以原蜀王的兒子為蜀侯,後來勾結當地豪長叛亂。巴蜀兩地的舊君長,相互勾連,關係錯綜複雜。以臣看來,秦國兼併敵國後,理應趁兵威赫赫之際,滅敵國舊公室。」
「嘶——」
李斯的話,如重重的冰錐,敲響在秦國大臣的心裏面。
後世的時候,諸侯攻伐,常常有屠滅敵國宗室人員的行為,只是戰國時期,這樣的行為並不普遍。
趙武靈王屠戮中山王室,中原人並沒有說什麼。在各國眼裡,中山屬於鮮虞胡人建立的國家,不在華夏人的圈子裡。
韓國殺滅鄭國王室的時候,剛好是戰國初年,三晉緊密抱團,有魏趙兩國支持,韓國穩穩的占住了腳跟。春秋時期,鄭國夾在晉楚兩大國之間,時常遭受戰爭的蹂躪,幾百年下來,實在沒有了脾氣。
就像一個女子,給強盜搶去做了夫人,時間久了,也就沒有了反抗的心思。
「廷尉所言,禽獸言也,不符合仁道!」
坐在隗林身旁的茅焦,抓著拐杖,身子氣得發抖,身子顫顫巍巍,對著李斯,怒目而視。
「荀卿怎麼教出了你這樣的學生?滅其國,愛其人,韓趙兩國,如今已為大王義兵所滅,這時無端妄起殺戮,是乃殺俘,而殺俘不祥也。」
來自齊國的茅焦,早年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