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七百七十八章:必要的展現強大
更新:08-06 11:25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這麼說,真的是戰兵盡出了啊。」
兩軍會合,儘管不是在完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合兵,但畢竟是待一塊了,雙方的大體兵力構造都要互相知會,也能在進入作戰狀態可以從容地協商調配兵力。
秦軍出戰十五萬人,出動的是包含一萬騎兵和五萬弓弩手,餘下的七萬各種如戰車兵、長矛兵、戈矛兵等戰兵,二萬是輔兵。
軍中以弓弩手數量最多,狹隘一點會認為秦軍的出兵沒有多少誠意,慨因弓弩手就是遠遠地提供遠程殺傷的兵種。可是轉念一想那麼配置也沒有什麼錯?與胡人交戰一定要保持遠程殺傷的優勢,以遠程殺傷兵種為控制戰場節奏的主力,其餘兵種負責起圍堵和必要的防禦。
且看秦軍部隊配置,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司馬欣不好問那是早有方案,昂或是臨出兵前由蒙恬自行調配。
司馬欣為什麼要思考這個?若是秦國早有方案,說明無論有無來自漢國的壓力秦軍都會北上參戰,要是出於蒙恬的手筆,那麼事情就複雜得多了。
呂哲一直在推崇蒙恬的軍事才能,更讚賞蒙恬對於行政上的能力,因此漢國君王想要將蒙恬收納於麾下在漢國軍方並不是什麼秘密。而似乎呂哲是想將蒙恬收於帳下卻沒有做什麼動作,不像是對其他人動用陰暗或是光明的手段,這也是很多人所迷惑的。
要是北上的秦軍建制單純出於蒙恬的操作,證明了蒙恬軍事上的才能,可是也從某一方面證實秦國並沒有完全傾向於與各國合併為一個帝國。
一個還別有心思的秦國是處在即將爆發大戰的地緣之邊,日後塞外漢軍的補給大部分是需要路過秦境或是擦邊而過,存在的不穩定因素也就極多,漢國那邊必然是要拿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出來。
華夏軍隊歷來並不怎麼進行細化,首先做到相應細化的是秦軍,例如該是戰兵下一刻絕對不會成為輜重兵,每一名士兵也是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而同一時間段的列國軍隊還沒有嚴格地進行戰兵和輔兵的區別。也就是說。相對於秦軍的正規化,六國軍隊兵種混亂且職責模糊。
秦軍在一統之戰中消滅了超過了兩百萬的六國軍隊,被消滅的六國軍隊大多是沒有進行過操練的建制,也就是剛剛放下農具的農夫。其實秦軍中的很多士卒也是農夫。然而雙方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建制的細化上存在差距。
蒙恬也從司馬欣那裡得到了兩個漢國軍團的編制,可能司馬欣並沒有完全地交底,不過大體能看出漢國的軍團到底都是什麼樣的存在。
與秦軍相同,漢軍嚴格劃分出戰兵和其它非主戰人員的區別,於戰兵之中又細化出各類的兵種。如騎兵軍團的突騎兵、遊騎兵、散騎兵、具裝重騎。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弓、弩騎兵這種遠程殺傷兵種。而步兵軍團中也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像是逐漸變成漢軍主流的長槍兵數量最多,除了持盾朴刀兵、長矛兵、重步兵、弓兵、弩兵之外,一種專門複雜操作如車弩、床弩、石砲等等器械的兵種也獨立區分。
「原來一樣是輕騎還有那麼多的區別,輕騎之中還區分用來沖陣、遊走、截擊的兵種?」內史騰一臉的深思。
秦軍也組建了新式騎兵,不過只進行了輕騎兵和重騎兵兩種的區別,沒有延伸出更多職責不同的單獨兵種。也就是說秦軍還沒有摸索出一套關於騎兵的系統化運用體系,秦軍輕騎並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行軍路上沒有太多的軍務,司馬欣也表現出足夠的熱情,見到包括蒙恬在內的許多秦軍將校對漢軍騎兵軍團建制序列感興趣。司馬欣不知道是出於什麼目的竟是親自帶人觀看。
突騎兵的身影在華夏歷史長河中並不少見,但是要到了東漢時期才算是真正的定型,隨後的朝代中經過不斷的演變,作為最有代表性的突騎兵是兩漢時期一直與草原胡人不斷交鋒的幽州突騎兵。
秦軍將校們所看見的漢軍突騎兵是一種騎士皆有披甲的士卒,他們的甲冑是一種局部部位長方形甲片的扎甲,胸前和背後於肩部進行系連,另外還有相應的手套、肘具、肩具與一套裙甲和腿甲保護下身。
騎戰的時候,上身部位並不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其實來自視野盲區的下身部位才是最容易因為觀察不及時受傷的位置,在中原地區和塞外征戰中漢軍騎兵已經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因此也才針對性地研究關於騎兵下身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