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六百六十五章:當猜測成為事實
更新:08-06 11:22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軍事小說
「證實了,確實已經有兩個月有餘沒有進宮。」
「哦……」
出征在即,為了判斷自己的猜測,呂哲去信自己的老丈人趙高,又讓燕彼安排在咸陽的細作進行刺探,得出了一個非常令人玩味的兩面性信息。
作為中車府令的趙高,哪怕是在始皇帝病重的時候都能隔三岔五見上一面,但是從二個半月之前,他中車府令的職位很突然被革職,受封了一個僅次於關內侯的大庶長爵位,然後就一直閒置在家。在此期間,趙高從未再進宮一次,更別談能見上始皇帝一次。
令人納悶的是,除開趙高和一些明確表現得親漢一系的人,左丞相王綰等幾位大臣卻是經常出入宮中,時常也能從他們的嘴裡聽到關乎始皇帝病情的言論。
趙高在信中很隱晦地提到之前在宮中相熟的令官(侍衛)失蹤,一些寺人(太監)也從人間蒸發,種種跡象似乎是有人刻意在掩蓋什麼。
答案呼之欲出了,趙高從少年就在伺候嬴政,哪怕是被不信任的時候也沒有失去中車府令的官職,頂多就是掌管的天子六璽被收回罷了,突然間被革職失去宮中行走的資格,很多熟面孔也消失,那只能是始皇帝已經駕崩。
呂哲能理解扶蘇和其餘的秦國大臣為什麼會選擇秘而不宣,始皇帝在的時候秦國在艱難時期還能保證團結,列國哪怕是攻秦也會心有忌憚,更加重要的是秦國的氏族不會胡亂蹦躂。若是始皇帝不在了,秦國內部肯定是要遭受一番動盪。那時對於外部威脅臨近的秦國將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猜測成為現實,雖然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但是呂哲不免生出一種唏噓的情緒。
這位幼年在趙國受盡坎坷的王子政,回到秦國又遭受多番劫難的太子政,解決完呂不韋專權又處理嫪毐才掌握大權的秦王政——他雖是借著秦國幾代人的經營。和在一幫能臣謀士的幫助下才做到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能在他手裡完成這樣的偉業,尊一聲「千古一帝」絕對實至名歸。
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呂哲並沒有將始皇帝可能已經駕崩的事情說出來,他還嚴令知道實情的人閉緊嘴巴。
君王出征需要祭拜天地,呂哲身為漢國的大王自然也是要依照習俗來進行一套相關的祭祀。
主持出征祭祀的人是叔孫通。他曾經主持過漢國的開國儀式,算是已經坐實了漢國禮儀官的頭銜。他在一套儀式中很敏銳地發現漢王哲有些心不在焉,幾次提醒祭祀是非常神聖的事情,作為君王應當敬重天地與鬼神,呂哲嘴巴中「嗯」了幾聲表現卻依然是心不在焉的狀態。
一陣厚重的號角聲響起。呂哲才從那種半失神的狀態中醒過神來,他看向叔孫通點了點頭。
叔孫通內心裡其實比較無奈,他投效於漢國並不是為了作為一名祭祀官而存在的角色,雖然是有參與過漢律的制定,也與一幫友人和志士商定了一套類似於漢國官員守則的東西,但是並沒有如同想像中就那麼飛黃騰達,將儒家發揚光大更是沒個影子。
一陣「咚咚咚——」的戰鼓聲響徹,自有侍從會端著盤子送上需要念的祭文。呂哲拿起祭文環視一下現場,出征祭典中不會出現平民,有的只會是等待出征的將士和文武百官。…
呂哲在祭祀台上念祭文。台下的文武以及將士都抬頭遙望,靠得比較近的自然是身有爵位的那批人,然後才會是官職較高的文武。
該次出征是動用十萬禁軍北上增援正在濟水一線與聯軍交戰的第二、三軍團,戰線離漢國本土直線是四百三十餘里,若是將那些彎彎曲曲的道路真的計算進去實際距離該是超過六百里。
漢軍占領泗水郡北部和東海郡之後,根據執政府的調控。漢國對占領區的黔首執行的是以工代賑模式,從泗水郡到薛郡的道路已經修建了將近五個月。
招募模式下的操控自然是為了讓漢軍打下的地盤裡面那些黔首有口飯吃不至於成為亂匪之類的流民。這樣更是能十分有效地將更多的占領地青壯控制起來,已經被證明是維持占領區穩定的一種有效手段。
在前二個月份是差不多四十五萬人被漢國所僱傭。直至將戰線推進到薛郡、琅邪郡,受漢國僱傭的黔首形成一個爆炸性的增長,直接突破到七十萬。
七十萬並不是最終的數字,後面在執政府認識到後勤線的準備不足加以改進,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