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話事人 305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比如說,朕!
更新:11-10 03:40 作者:憂鬱笑笑生 分類:玄幻小說
江蘇籍出身的于敏中點點頭,河南籍的禮部尚書也跟著點頭。
為了朝廷,老鄉的情誼也只能暫時擱置。
因為長江以北就這兩省耕地多,平原多,擠一擠還是可以弄出糧食的。河南的運輸距離不遠,江蘇則是可走水運。
于敏中很有公心: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江蘇、河南再難,想想辦法還能湊一百萬石糧。總不能指望甘陝、山西吧。」
和珅也表態:
「戶部會派員去兩省督運。」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就是將方案報給皇上御覽了。
乾隆當然不會有意見,只會叮囑一下,需愛惜民力,計劃之外莫要多征1石。只可惜皇上的一番苦心,底下人卻是狼心狗肺。
四九城的這個臘月過得很不祥和。
即使是朝廷放出了江西大捷和撒克遜使團朝貢的好消息,也沒有引起八旗子弟們的狂熱回應。
甚至,討論的熱度都不算太高。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
京旗雲,倉廩實而吹牛嗶!
如今,家家都虧空,實在撐不起往日的談興。
從年初開始,大米、豬肉、茶葉、絲綢就一直在慢悠悠的漲,一路漲到了這臘月里。
市面上的商人們也放出了風聲,
漲價是因為迫不得已,貨源緊張。
南方打仗,東西上不來,能不漲嗎?
素來講道理的旗人們,也接受了這個邏輯,一時間黯然。
聰明伶俐些的,內心對於江西大捷的消息真實度已經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官兵真要是平定了江南,蘇州的白米,松江的棉布,杭州的綢緞,徽州的茶葉,饒州的瓷器這會就出現在京城的世面上了。
如今的京城,這些特產都是緊俏貨,價格一路攀升的。
那幫做生意的孫子,沒理由不販運過來。
乾隆對於阿桂心中存疑,於是乾脆將這封奏摺轉給他本人,讓他自己解釋。
軍機處三巨頭,阿桂、和珅、于敏中本就是互相牽制的。
朝中有心人,都猜到皇帝的用意。
阿桂出身高貴,軍功輝煌,門生故吏滿天下。和珅是異軍突起,很難說不是為了牽制阿桂。
而皇帝又不希望他們矛盾激化。
因而讓阿桂專注地方上的軍務,和珅專注京城之內的事務。
如此,一外一內,交集減少!
而于敏中是漢人,關係和和珅稍近一些。做事圓滑縝密,少有違逆聖心的舉動,可留在軍機處可制約這倆滿人。
養心殿,三希堂。
乾隆臨摹了一份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很不滿意。
煩躁的將毛筆一擲:
「秦駟,你說這九江該不該守?」
總管太監秦駟哪敢在這種問題發表意見,彎腰恭敬道:
「主子抬舉奴才了,奴才哪兒懂這種軍機大事。」
乾隆瞪了他一眼,卻是沒發火。因為他也覺得自己所問非人!
於是閉著眼睛靠在椅背。
秦駟小碎步溜過來,捏肩。
小聲問道:
「主子,要不把和大人、於大人喊過來問問?」
和珅閉著眼睛,拒絕了這個提議:
「不可。」
秦駟心裡一咯噔,他大約是明白了這裡的彎彎繞。
皇上是怕兩位軍機處同僚不露聲色的趁機坑了阿桂,因而甚至不願和他們商議九江的戰事。
「奴才覺得,皇上乾綱獨斷就是最好的。」
「嗯?」
「奴才覺得有時候人多了未必就能商議出來最正確的方案。聰明人拿主意,其他人只要照聽照做就可以了。」
乾隆滿意的點點頭,他覺得這個奴才說的很有道理。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比如說,朕!
「首席軍機大臣、撫遠大將軍、一等公爵,章佳.阿桂,指揮失利,連失數府,罰俸1年,褫奪公爵封號,令其軍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