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金融之子 第二十章 國債期貨事件
姓管,又是在萬國證券工作,這讓鍾石很容易想起後世極為轟動的「327國債期貨事件」。
「327」是交易所推出的1992年發行的三年期的在1995年6月交割的國債期貨品種(f92306)的代碼,國債期貨當時在交易所的保證金率是2.5%,即40倍的槓桿。交易所之所以設置這麼高的槓桿,正是看在標的物國債的價格波動不是很大的原因。
當時這款國債的票面價格是100元,票息是9.5%,即到期後持有者將得到本息總共128.50元。原本像這樣一款國債,市場的價格將取決於三年期存款利率的水平,但是在93年,為了抵抗通貨膨脹,財政部發出公告,宣布這款國債品種將和居民儲蓄利率一樣享受保值貼補。
保值貼補,就是根據當前的通貨膨脹率,在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上再加上不固定的利率,以達到財富不縮水的目的。這樣就等於是在一個固定的利率上加上了一個浮動的利率,這個利率怎麼調整,調整到什麼水平,無人知曉。
財政部在發出公告的同時,並沒有說明該款國債是否隨著儲蓄利率的提高而同步提高,這就給市場留下了無限的遐想,進而直接影響到這款國債的到期價值。
當時的市場空多雙方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空方認為,隨著通貨膨脹的下落,這款國債的保值貼現率也將隨之而下滑,因此該國債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會下滑;同時他們認為,對某支國債支付較高的貼現補息不符合國家的財政政策,而在95年新國債的發行額度也比上一年猛增五成,在流通量較大的情況下就更不可能對先前發行的國債進行高額的貼息補貼。而多頭對此正持相反的觀點,因此雙方在這款國債的期貨市場上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對峙的雙方中,空頭是以當時華夏第一證券公司萬國證券為代表的中小散戶,箭頭人物是有著證券教父之稱的管滬生;而多頭則是以財政部旗下的華夏經濟開發公司為首,聯合了富裕地區的一些大戶,而華經開的董事長就是當時財政部的一個副部長。
雙方在327國債期貨品種上展開了反覆的廝殺,最終在95年的2月23日這一天到達了最高峰。
在這一天,流傳已久的關於327國債的保值貼現率被證實,定在了12.98%的位置,這一利率比三年前的國債利率高出了超過五個百分點,這些對空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
這一天開盤,空頭的另一支主力反手做多,在空頭平倉和開多的情況下,327國債價格直線上漲,最大的空頭萬國證券在148.50元位置上拋出120萬手的空單,想要把價格封在這個位置,但是被多頭很輕易地擊穿了。盤中該國債的價格一度上升到151.98元的位置,走投無路的空頭在收盤前的八分鐘內孤注一擲,拋出超過一千萬手價格在148.00元位置的空單,在七分鐘內將327合約的價格從151.30生生砸到了147.50元位置。
一千萬手的合約,票面的價值超過兩千億人民幣,保證金則需要三十億人民幣,做空的萬國證券到底有沒有拿出這麼多的現金,已經無法考究,因為在期貨價格下跌的過程中,作為最大空頭的他們按照收市的價格盈利已經超過了四十億,足夠支付相應的保證金。但就是這一點,最終給多頭的翻盤留下了把柄。
在這一天交易的多頭損失慘重,基本上在第二天都是一個爆倉的結局。但是畢竟華經開是財政部旗下的企業,政府是不容許他們破產的,因此在當天夜裡,交易所「受命」宣布,當日收盤前八分鐘的交易無效,327產品的兌付價格由會員協議確定,即擁有交易席位的期貨公司相互協議價格,最終價格被定在151.30元的位置。這一決定讓萬國證券的驚天大翻盤化為泡影,最後萬國證券虧損56億元人民幣,被迫宣告破產。而多頭一方則獲利超過70億人民幣。
這一事件震動了整個華夏的證券界,甚至連當時主持國務院工作的常務副總理諸葛館也被驚動了,最終的處理結果還影響了其他年份國債期貨的價格水平,最終在三個月後國債期貨市場被迫宣布暫停,直到鍾石重生前也沒有再次開啟。
而在媒體界,金融時報將這一天定義為華夏證券市場上最黑暗的一天,國內的媒體將這一事件和巴林銀行倒閉相提並論,稱其為華夏的巴林銀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