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五九三章 英國人的文明化
大明1805正文卷第五九三章英國人的文明化大公六年六月,英國本土的資產登記稅征繳行動,已經到了最後的掃尾關頭。
按照朱靖垣和夏洛特討論後決定,英國成為大明的藩屬國之後,要完成一輪全面的社會改革。
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改革的核心目標,其實就是調整資產的所有權和分配製度。
俗話說的好啊,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在沒有合理補償的情況下,直接褫奪一個人的資產,無異於殺父奪妻之仇。
所以歷史上比較成功的改革,要麼就是做出了足夠的補償,要麼就是有另外的力量與其抵消了。
或者說是改革推動者有絕對武力壓制。
就算是真的有殺父奪妻之恨,不想死的人也只能接受這種結果。
大明在英國的情況就是後者。
這次改革說是改革,其實就是簡單粗暴的奪取富裕階層的資產,大部分給皇帝、國王、朝廷分配。
最後勻一點出來給最底層的困難家庭。
但是在實際執行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是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公開理由的。
英國藉助大明皇子朱迪鈈成為了大明的藩屬國。
英國的性質完整了一次徹底的轉變,英國人的資產需要得在大明朝廷重新登記,才能夠繼續合法持有和繼承。
登記之前,只有原來的英國王室承認,登記之後整個大明都承認。
但是大明不可能無條件給你們登記。
所以總價值超過一定數額的資產,都需要按照累進比例繳納資產登記稅。
朱靖垣當初承諾,英國本土的改革方案,可以參考東夷國的方案制定,但會進一步的放寬限制。
當初的東夷國人,只能保留一萬銀鈔以下的資產。
相當於朱靖垣前世的一百萬人民幣。
英國人可以保留架子更高的資產,但是要按照累進稅率的方式,一次性繳納一筆資產登記稅。
持有一百銀鈔以下的資產,不需要繳納登記稅。
一百銀鈔以上,一萬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一的登記稅。
一萬銀鈔以上,十萬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十的登記稅。
十萬銀鈔以上,一百萬銀鈔以下的部分,繳納百分之二十的登記稅。
一百萬銀鈔以上,一千萬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五十的登記稅。
一千萬銀鈔以上,一億銀鈔以下部分,繳納百分之七十的登記稅。
一億銀鈔以上部分,繳納百分之九十的登記稅。
累進稅率,只用來計算目標範圍內的資產,每個階段單獨計算,最終疊加起來繳納。
不是一個人總資產三億,就直接收兩億七千萬。
而是先收一億以上部分,也是兩億的百分之九十,也就是一億八千萬。
然後一千萬到一億之間的部分,總共是九千萬資產收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六千三百萬。
再往下一百萬到一千萬之前的部分,總共九百萬資產收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三百五十萬。
這樣算完所有階段全部疊加起來,總共收兩億四千萬七百七十萬九千零九十九。
好像跟兩億七千萬差的也不是很多。
只有一百萬銀鈔以下的家庭,才能保留超過一半的資產。
實際上,對於一億以上的資產,新朝廷直接收九成的登記稅,基本上就是沒收的意思。
留下一成都是大明皇帝「心善」。
在美利堅夭折的這個世界,英國就是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
所以英國本土不像那個比較窮困邊沿的殷洲殖民地,英國本土有幾個擁有一億銀鈔以上資產的家族。
其中一部分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