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一六章 夏洛特的策略
大明1805正文卷第四一六章夏洛特的策略在皮特葬禮之後的宴會上,法國王儲夏爾提議簽訂海軍條約,遏制泰西各國的造艦競賽。
然後直接給出了幾條最基本的方向和建議。
限制主力艦最大噸位,限制主力艦總噸位,彼此公開造艦計劃,統一安排人員互相監督。
這個提議是符合絕大部分泰西各國的利益的。
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傳統海軍強國,已經失去了與大明海軍爭鋒的可能性,繼續建設海軍的目的是在泰西大陸上保持相對領先,甚至只是不落後的地位。
普魯士、奧地利、露西亞等國這些年大力建設本國海軍,特別是發展大型主力艦的首要目標,就是試圖在海軍上與英法西等傳統海軍保持接近乃至均勢的力量。
如果排除了其他國家的威脅,海軍的作用只是保護本土通往殖民地的海上航線的話,根本不需要建設主力艦,巡洋艦和驅逐艦就已經完全足夠用了。
瑞典、丹麥等沒有海外殖民地,或者海外殖民地極少的幾個國家,以及葡萄牙、荷蘭等海上力量極度衰退的國家,則更加不希望海軍造艦競賽繼續。
其他國家海軍的造艦競賽越是激烈,那自己與其他相對強國之間的差距就會越大。
一份公開限制各國軍艦艦噸位和數量的協議,能夠同時滿足幾乎所有國家的需求。
就算是臥薪嘗膽,憋著勁想要搞大事情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公然拒絕。
最起碼不能拒絕談判,最合理的方案是在談判桌上索要更多一些的份額。
所以夏爾的建議,迅速取得了現場泰西國家政要的認可。
於是各方共同約定,在皮特的葬禮結束之後,就安排人員開始相關談判。
當然,這個「葬禮之後」,並不是指葬禮之後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
而是把這件事情安排在葬禮事情之後開始處理。
各國的代表都要先回國,跟自己國家的君主和大臣們討論,確定本國在談判桌上的目標。
然後再互相溝通約定協議談判的地點和時間。
最後再開始正式的談判。
海軍條約的事情可以算是「意外」,關鍵是這個意外會直接影響泰西各國原本的計劃。
他們本來是準備在葬禮結束之後,開始與大明的造艦技術支持協議的談判的。
現在肯定要首先處理海軍條約了。
要把造艦計劃確定下來,才能確定從大明引進哪些技術。
這份條約的談判周期,應該不會如同世界大戰停戰協議那麼的漫長,但也肯定不是三五天就能完成的。
所以當天的宴會結束後,普魯士、露西亞等國的代表,就陸續去拜訪牛鑒致歉。
各國都明確表示肯定要從大明進口設備或者技術,也就是說合作是肯定要的。
只是具體的合作方式,以及合作談判的時間,都希望可以推遲到海軍條約簽訂之後。
牛鑒也理解他們現在的狀態,所以也沒有多說什麼,直接表示自己知道了。
葬禮宴會結束後,威爾斯親王回到自己的住處,不由自主的稍微考慮了大明的提案。
還是覺得朱靖垣和夏洛特合資開設財團和公司是非常好的提案。
對王室……甚至對英國而言,都可以算是好事。
但是威爾斯親王也不是傻子,也能想像到的,這肯定不符合英國資本的利益。
威爾斯親王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做。
威爾斯親王坐在自己的沙發上,愁容滿面的喝著酒自言自語:
「如果皮特首相還在就好了……」
「額,不,這種事情,就算是皮特首相,也是沒辦法商量的。」
「這是一個把王室擺在英國資產階級對立面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