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第七百一十八章 寧遠
更新:09-05 04:51 作者:淡墨青衫 分類:軍事小說
三天後祖大壽和滿桂一起趕到寧遠,滿桂幾乎帶上了全部的蒼頭和內丁,他的部下算是胡漢摻雜,有蒙古人也有漢人,這在遼東也是很正常的情形,祖大壽自己的家丁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蒙古人在其中。
明末時的遼東局面錯蹤複雜,蒙古,大明,後金,三方互相廝殺,也有互相合作,而蒙古人既有人在後金的鍋里撈飯吃,也有在大明這邊領著俸祿的,有很多流落到遼東土地上的蒙古人是有奶就是娘,這些人的忠誠十分有限,然而可以憑著過人的騎射本事在將領麾下混飯吃,在遼鎮的將門之中,對收用蒙古人幾乎沒有什麼忌憚。
路途上祖大壽和滿桂說了和裕升打前站人員的事,滿桂對此也沒有意見,他奉命來把寧遠城的城防徹底完成,另外去援助十三山滿桂也是主帥,他已經是副總兵,距離總兵只有一步之遙,只要不是過於觸怒孫承宗的事情就無所謂,多一分助力也是好的。
山海關到寧遠二百餘里路程,寧遠城防幾乎完成,沿途也是大片開墾好的農田,農家掩映在農田阡陌之中,在寧遠到山海關的地界安置了五六十萬人左右,加上原本的居民應該接近百萬了,這麼一點地方擁有了大量的戶丁口,在大明北方是很罕見的情形。
各家將門都在急著瓜分丁口和土地,祖大壽也不瞞滿桂,指著寧遠衛城四周的大片土地道:「不瞞蒼淵兄,」祖大壽道:「這一片萬把畝地都是我祖家的地。另外在北邊到錦州那一片還有數萬畝,山海關到永平府也還有萬把畝。」
滿桂哼了一聲,說道:「我知道復宇兄是寧遠世家,恐怕所說的還不止吧。」
祖大壽含笑不語,他現在說起這事主要是和滿桂先說清楚,他這種外來的將門肯定也要大量土地來吸引養育家丁,這邊的熟地不僅是祖家,還有另外的遼西將門世家都占的差不多了,滿桂要地,只能自己想辦法開墾。
另外就是軍戶丁口,按大明慣例將領是可以把軍戶當佃農,嘉靖到萬曆年間,特別是萬曆年間為了解決衛所無用的痼疾特別給將領很多優惠,包括賞給大量世田,把將領侵占的田畝合法化,但對將領侵占軍戶卻一直沒有辦法,到了張居正之後,各種重建的法度加快崩壞,到現在祖家在遼西一帶最少有十萬畝以上的土地,光是替他家種地的軍戶就有過萬人,如果沒有這些土地和丁口,祖大壽是怎麼也養不活那幾千家丁的。
說話間他們已經看到寧遠衛城,這座城池修築極早,被損毀後又在重新修築,因為寧遠的重要性,重修時孫承宗這個閣部督師跑過來好幾趟,沒有哪個將領敢在修築城池的事情上中飽私囊,城池因此修的極為牢固,現在城東南這裡正在修角台和魁星樓,城門被兩邊的角台包在裡頭,一旦遇敵兩邊角台可以射箭和放炮,可以把城門保護的很好,蟻附攻城的話,會叫攻城者承受不起強攻的代價。
角台雖然還沒有徹底修完,兩邊已經明顯放置了好多門大炮,而且都是五千斤重級別的代表大明鑄炮最高水平的紅夷炮。
明朝的火器鑄造雖然走了歪路,把戰艦的艦炮當要塞炮和野戰炮來鑄,除了守城之外幾乎沒什麼用處,後金在皇太極手裡收了三順王和大量的鑄炮人才,到多爾袞入關里為了攻潼關堅城出動了炮隊,結果從京城走到潼關用了大量人手,還在路上走了好幾個月,後來的戰事中清廷也把大炮拉到了江南,但用處已經不大了。
眼前的寧遠城幾乎要修築完成了,城牆從牆基到城樓全部條石和城磚,城樓還在修築,周長大約是六里左右,在內地來說是一個大縣和小型州城的規模,比起動輒十來里長甚至二三十里的大型名城,寧遠城規模當然小的多,不過考慮到這是一座軍事要塞,就是衛所的衛城,它的規模已經很不小了。
「前面是袁大人。」
祖大壽現東門外聚集了不少人,多半是衣衫襤褸的農民和軍戶,他們應該是在服勞役,夏天這個時候剛剛收穫過,田畝也翻過了,暫時除了給農田除草外沒有太多的事,修築寧遠和相應各堡的事多半是從遼民中抽勞役,在這裡是軍事區域,徭役也是地方稅賦的一種,如果承平無事,官府當然不會沒事就叫百姓出力,但在寧遠這種前敵地方,百姓也知道不修好城的話建虜來了躲都沒處躲,倒也沒有人因此而不滿,況且就算不滿也沒有用,稍有實力的都在廣寧之戰甚至瀋陽和遼陽一役時就躲到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