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九州
更新:09-20 05:31 作者:小耳朵是只貓 分類:軍事小說
見方世玉點頭,老劉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方公子,這謅衍的九州之說,只是一個設想,可是從未證實過啊!」
「這種虛無縹緲的想法,怎麼可以拿來當事實說呢?」
「如果這也行,那老夫是不是也能搞個什麼五洲六洲八州的學說出來?」
老劉當即反駁起來。
實際上這個九州說,從大禹治水之後就出來了。
《禹貢》裡說九州分別是翼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但《爾雅》中有幽州與營州,沒有青州和梁州。《周禮》中有幽州與并州,沒有徐州和梁州。在《呂氏春秋》裡則是有幽州跟徐州,沒有并州跟梁州。
當然了,古代的九州,跟如今同名的地方,劃分的地域幾乎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現在的揚州指的就是揚州,但古代的揚州指的卻是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古代的揚州面積可就大的多了。而九州面積最大就是翼州。
中國古人認為大地是方形的,而天像一個半圓形的蓋子蓋在地上,並認為自己處在大地的中央,周代有所謂「九服之制」,實際上就是以周的都城為中心,以距離都城的遠近來劃分天下的一種世界圖式。
九服之內又有九州,九州之外稱作「四海」,指的是「夷」、「狄」「戎」、「蠻」,而不是後世說的東西南北四海,而所謂的八荒則是指距離都城極遠,已經超出九服範圍的地方。這樣一個對於世界的描述記載於被儒家奉為經典的《尚書·禹貢》當中。
鄒衍本來也是儒者,然而在戰國亂世,儒者宣揚的以仁義治天下的主張,與攻伐奪取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根本得不到重視,作為儒者的鄒衍也得不到重用。於是鄒衍就創立新說,用奇異弘大的理論來迷惑君主,從而博取功名。在這種轉變中,鄒衍刻意地要破除儒者的權威,以迎合戰國諸侯君主希望在理論上對抗以儒家理論為基礎的周王朝的要求,大九州之說也就由此而生了。
鄒衍說,儒者們所說的中國,不過是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叫做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有九州——就是禹貢中提到的九州,這其實是不能叫做州的。赤縣神州之外又有像赤縣神州一樣的州同赤縣神州一起一共九個,這是小九州。
小九州之外有海環繞著它,而在小九州之外又有和小九州一樣的「島」共九個,這是大九州。
大九州之外又有海環繞著它們,再往外就是世界的盡頭,天和地連接的地方了。這就是鄒衍的大小九州說。大小九州說認為世界的中心在崑崙,而不是在周的都城,這旨在貶低儒學的重要性,同時為各國的僭越尋找理論的支持。
但一直以來,這個學說,都被後人當成謅衍在吹牛逼,所以壓根就沒人當回事。
當然了,謅衍的另一學說《五德始終說》還是被人牢記於心的。
若不是劉伯溫博覽群書,這個大小九州說估計還真沒幾個人知道。
「非也非也。」
方世玉搖頭晃腦。
「謅衍這個大小九州說,並非是虛無漂來而是確有其事。」
「只不過礙於當時那些人眼界小,見識少,所以沒法論證罷了。」
中國的那些朝代,春秋戰國算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了,那個時代,產生了太多跟當時不太相符的玩意,實在是太超前了。
舉個例子,當時的秦國已經有了二十世紀司空見慣的流水線生產,科學化管理,依法治國等超前數千年的東西,這些東西放在西方,直到十九世紀,那些白皮豬們才逐漸得知,緩慢執行起來。
「你這話說的,古人說的就一定是實話?」
「你是不是輸不起?」
「錯了就是錯了。」
「這裡哪個人不比你年長?年紀小小,有錯就要認,又不是什麼丟人事情。」
朱元璋頓時一副大仇得報的樣子,讓你小子得瑟,讓你小子囂張,吃癟了吧,逼裝大了,圓不回來了吧!
看來老子沒事也要多讀書了!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的?
這不就有用了嗎?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