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一樣的大明帝國 第113章 耕作良機
片刻時間後,就在四周守兵的目光下,楊論成功地將那整袋水盡入腹中,甚至還以一種粗魯的方式打了個響食兒——仿佛這是他最痛快的行為。
但正是這樣的舉止,直接讓盤踞在他心底的壓力如被解開束縛一般再度湧現。
楊論興奮異常,立刻重重地擊打驚堂木於桌面,緊接著在眾目睽睽之下宣判對這幫人的判決。
定下的罪狀看起來頗有些離譜,「時值春日之始,大家都不去考慮在田野中耕作,祈願五穀豐登,倒是在這座城邑中大鬧特鬧;城旁無數荒田無從照料,自家周圍的萬傾好地被置若罔聞;縣裡因考慮到初犯因素本想寬容,然無論如何也不能放任你們對耕作忽視大罪。
既然你們能拋棄春季的耕作良機,那根據天子之命,本縣定要對諸位進行懲戒——不思考如何儲糧對於國家的意義、不努力勞作則危害了民生;從今往後三個月里,諸位按照去年所交稅收標準的數額額外再交一次,以此作為警戒。」
說完這句話,楊論滿眼傲意與惡狠狠的目光審視著堂內一個個面露愕然的百姓,他們的憂慮和悲情在他看來是滿滿的自我滿足感來源。
百姓臉上的每分愁苦和悲傷在他的心房都催生了他的驕傲與囂張。
在他為官多年的過程中,他始終將百姓的利益視為己任,但踩在他們頭上。
過去的很長時間裡,他的壓迫是因為利用地方豪強的財力換取自己的官聲。
這種習慣養成讓他內心的黑暗慢慢滋生,起初他在交易過程中還考慮過平民的利益——畢竟是貧 ** 嫁出來的讀書人。
然而,當他逐漸沉溺於黑暗交易後,內心的光明一點點消失,直至徹底墮入黑暗深淵,不再擁有一點善意。
此次的情形大相徑庭,並非他刻意打壓百姓,而是那些無知的群眾自投羅網惹上自己。
這就促使了楊論更加竭盡所能,從這群貧困人群身上榨取更多的代價——他的報復欲望空前激增。
甚至為了自身美好的將來,楊論已經構思好了對這次超額賦稅如何使用。
除了將增加的份額上交給州府,作為他轄境內今年糧豐收的假象象徵,外加額外收入,他還想要找到從前願意和自己合作的地主和鄉紳,討論未來的合作規劃。
將超出的糧食交由這些商人們來換取貨幣,而多餘的經費,則投入他之前計劃實施但因缺資金無法開展的地方工程。
從根基來講,楊論確實算是惡人,但他的「惡」卻不和那些僅僅為家人謀取私利的貪財之輩完全一致。
其他人若從清正轉變成 ** 的狀態,通常會首先瘋狂為自己及其家屬積累財富和利益。
然而楊論不一樣的是,他本人對於金錢的需求並不強烈。
又因為他身份和家族的原因,在戰爭結束後的社會,身邊也沒有太多的親戚需要他去照料,所以隨著事業的發展,需要關注的人物其實不多。
他的「腐化」狀態,似乎更像是飽學古文獻後過度思考所致的一次精神失常,他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需錢,楊論獲取財產後很少討論個人享受,而他追求的目標,是進一步提 ** 名聲譽和社會影響力。
修建橋樑和修路這類任務,已經成為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楊論最基礎的工作之一。
此外,興辦學校,修建水利工程等事宜,他也親自積極參與了。
楊論認為自己的處罰政策算很寬容的了——既然底層人群在犯下過失後,若真計較起來,給他們量定 ** ,其實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然而當村民們得知縣令要讓他們補交去年的稅時,那些原本準備順其自然的村民此刻內心產生了反抗的念頭。
所謂百姓不怕死亡,只是害怕死亡帶來的恐懼。
對於那些不得不日夜勞作才勉強能夠維持生存的村民來說,再增加一年稅收相當於宣判了生命終結。
而且對於許多百姓來說,即便他們想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