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 二五六 教做人
更新:09-04 22:46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軍事小說
轉眼之間,徐元佐已經來到大明整整一年了。雖然至今為止沒有找到來的原因,也看不到回去的希望,可他仍舊對這個世界有種疏離感。就像是在玩一個遊戲、演一部電影、做一場夢。
十月的時候,徐元佐在唐行買的宅子重修一新。那位鹽商當年很捨得下成本,地基、屋座、樑柱、磚石,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老嚴頭原本還想拆了重蓋,好在徐元佐面前展示一番,實地看了宅子之後只有佩服的份,再沒提拆了重蓋的話。
建築社按照徐元佐的要求,刷了白,又查了蟲蟻,給柱子、大門上了一道漆,很快就將多年沒人住的宅子打整得煥然一新。
徐元佐按照前世的常識,讓這宅子通了半個月的風雖然並沒有必要,然後才將此生的父母、姐弟,一家人接了進來。
徐賀雖然對於家裡環境改善頗為高興,但想到這是大兒子的功勞,自己什麼力都沒出,多少有些尷尬。他正是年富力強該當養家的時候,卻早早被兒子架空,要說毫無心結,那他的心也實在太寬了。
徐母高興得眼淚都忍不住流了出來,徐姐姐看得目瞪口呆,一連問了七遍:「這麼大的宅子就咱們一家人住?」徐元佐到後面已經懶得回答這個問題了,站在院子裡看著那株號稱比唐行還老的白果樹。
徐良佐前前後後跑了兩圈,興奮得啊啊直叫,衝到徐元佐身後,一把抱住了高他兩個頭的哥哥:「哥,我有自己的書房了!陸夫子都沒有呢!」
「嗯嗯。」徐元佐敷衍著弟弟,仍舊想自己的事。
徐良佐鬆開手。轉到哥哥面前:「不過,這兒去上學也有些太遠了吧。」
徐元佐這才回過神:「自然不會叫你再回朱里上學了。」
徐良佐臉上的表情變得頗為微妙。他不太敢離開熟悉的環境,不捨得那些從小玩到大的小夥伴,然而他知道沒辦法拒絕哥哥的安排從去年這個時候開始,哥哥就越來越強勢。別人家都是長兄如父,自己家這位長兄可是連父親都壓制下去了。
「過幾日便帶你去郡城。在升湖書院讀書。」徐元佐道。
徐良佐一聽到書院兩個字,眼睛瞬間就被點亮了。
那可是書院啊!
華夏早在夏商傳說時代就開始修建學校了,徹底將「教育」理念刻印在基因之中。孔子提出有教無類,諸子百家大興私學。如此一直傳到了宋朝,官學、私學都有了極大的發展。
大明開國之初,尤其重視官學,將學校修到了每個州縣,甚至連雲貴、交趾都沒有放棄雖然後來交趾叛亂獨立了。從對教育的重視而言,大明是絕對不愧於前朝歷代的。
隨著國勢日益強盛。百姓日益富足,私學再次興起。私塾只是小兒科,私家書院更是遍地開花。各自傳播自家學說,頗有些先秦遺風。因為書院的創始者本身不是單純的學者,多有官員身份,所以書院從創建之初,就有了議政的基因。
張居正去年提出十八字執政綱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省議論」。具體如何省呢?就是在萬曆七年正月展開的「毀書院。禁講學」運動。
如今距離省議論運動還有十年,書院仍舊散發著高端大氣的金色光暈。
雖然唐行的經濟書院也掛著書院的名號。但是因為沒有宗師大儒撐門面,所以只能算是一座大點的私塾。
升湖書院可大為不同。首先,它建在郡城,這就要比唐行高出許多。其次,升湖書院的山長陳實是個舉人,絕非生員挑大樑的私塾可比。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升湖書院的吉祥物可是徐階啊!
有這麼一塊金子招牌在,這座書院妥妥逃不掉江南王學重鎮的地位。
如果說經濟書院是職業學校,那麼升湖書院可就堪比國子監了。
當然,就算升湖書院在高等教育上幾乎碰到了國子監的天花板,卻一樣有附小、附中。
誠如當日張元忭帶張汝霖來松江的初衷:接受更多名師大儒的啟蒙。其他人也有同樣想法。尤其是孫鑛、劉瑊等人。年紀與張元忭相類,膝下也有幼子待教,自然要帶來松江長長見識。
見識終究不是天天可長的,關鍵還是要夯實基礎。所以升湖學院的附小就主教這些兒童,授業老師起碼都是學識受到認可的舉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