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豪賈 第八十五章:南下探險
「公子,就是這些書嗎」
應天府劉家後院中,幾位操作印刷機的工匠向劉建問道。
「對,這些複製之後,放在一邊,我們劉家每日都會有船隊去杭州,這些新印製書也帶上,經杭州轉運舟山安置,我已電命舟山那邊準備好了房舍,管理這些書籍,以後還有更多的書籍要你們印製,能印多少是多少吧」
劉建向眾工匠說道。
工匠自是領命,開始各種忙碌起來。
印書裝箱,第二日便由車隊帶去碼頭,裝船運往舟山。
當然為了避免被查出,所有箱子都是特製的,箱子中有隔層,從外面打開箱子,只會發現這些是運送普通貨物的而已,不會發現裡面夾帶的書籍。
看著工匠忙碌,劉建心中反而緊張起來。
這感覺就和做賊成功了一樣。
這些書在大明內無用,那就跟著我去發光發熱吧。
正好以後可以以此整理,再加入一些後世的知識,在學院內開設地理和格物兩門學科。
讓學子們全面研習去。
如此未來自己麾下必會有更多的物理,化學等現代科技,科學人才。
科技,科學甚至工業大爆發,還會遙遠嗎。
劉建心中竊喜,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明月。
而這時,蓮兒走了過來。
「夫君,呂宋電報,呂宋那邊陸軍請命南下探索,另外老爺也有電報過來,老爺說只要萬事俱備,南下也無不可」
蓮兒將兩份剛剛整理出來的電報交給了劉建。
一份是呂宋傳過來的,另一份是杭州過來的。
雖然電報機組一開始只生產了三台。
但是自電報機廠在雞籠工業區開廠以來,那些匠人也沒有閒著。
雖然受限於原料,不能大批量生產,但是來點產點還是可以的。
特別是呂宋,舟山兩地如今沒有電報機,傳信要麻煩許多。
更別說未來深入,征服整個南洋,所需要的電報機數量只會更多。
一個大島或者數個小島至少要一台吧。
如此最少也得需要二三十台。
更別說以後海軍陸軍出征也需要實時傳遞消息。
這裡又需要個二三十台。
如此最少五十台已是最低要求了。
不過如今永興商行能多能夠弄出五台已經是極限了。
一台電報機最少需要杜仲膠,磁鐵石,銅線,鋼鐵等等多種材料,特別是杜仲膠,如今能夠收集的杜仲膠已經用完。
要想再打造電報機,就必須重新收集杜仲膠。
當然因為杜仲膠除去劉家有需求,其他人根本拿來沒用。
所以這對於劉家來說是屬於獨享資源,要用只需要進山採集即可。
再加上舟山已經開始試種杜仲樹。
要是劉建真下定決心大規模製造電報機,別說五十台,百台,千台都沒有問題。
只是如今的電報機劉建完全只是用來滿足使用而已,並沒有真正大規模推廣,批量生產。
等以後晶體二極體,三極體這樣的技術出現後,再全力批量生產不遲。
故而劉建給電報機廠下的任務是最多生產三十台到五十台即可。
更多就不需要了。
不過要想生產五十台電報機,原料必須要滿足,而如今杜仲膠需要重新收集,提煉,煉製,所以估計五十台電報機全部投入使用,最少也得兩三年的時間。
但劉建如今還年輕,按如今的標準,連加冠都還沒有進行呢,所以兩三年,劉建完全等得起。
去探索南方本就是劉建早就定好的目標。
早先因為南洋未定,加上移民,安民等問題,故而暫時延後。
如今只要穩住南洋諸國,在將西洋,大明的商人收為己用,最少也得震懾住他們吧。
如此南洋一地短期內,皆沒有勢力能夠威脅到劉家。
而無論是大明的海商還是西洋商人,劉建都已定下辦法,照此執行即可。
移民也只有最後百來萬人了,最多兩三個月便可全部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