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721章:澳洲開發,上崑崙奴?
更新:01-18 10:27 作者:執筆見春秋 分類:都市小說
蒸汽機的發明,預示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墨子閣 m.mozige.com
而這個開始,現在已經出現在大明之初。
這簡直是個恐怖的故事。
現在的大明,原本在經濟上,就已經站在了世界的巔峰。
原本來說,因為老朱禁海的緣故,所以海路上的貿易並不發達,雖說官方同樣進行的貿易,相當於海面壟斷,可實際上明朝的海貿更大的意義在於宣揚國威,而並非是經濟貿易。
海面上的大量經濟,實際上都被走私海商給吞走了。
永樂時期,鄭和下西洋的前幾次,明面上的數據經常出現了虧本,這是很難想像的。
這自然跟朱棣好面子的關係更大,實際上鄭和下西洋,出海貿易固然費用巨大,但是鄭和採買的珍奇之物亦是不少,尤其以西洋各國的香料為最。
作為一種奢侈品,香料在西洋貿易中承擔了巨大的作用,並且為明初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只是在這個時候,朱棣多次遠征蒙古,導致國內的經濟發生了倒退的景象,並且由於供給大軍,徵調兵役,以至於稍微一些災荒出現,地方官府都沒有應對的辦法。
軍餉和俸祿也是個大的開支,國庫在沒有開源的情況下,根本難以支撐,因此朝廷也只能更多的發行寶鈔飲鴆止渴,這也導致寶鈔的通脹更加嚴重。
比起鄭和帶回來的那些,收支完全不能平衡,畢竟鄭和雖然擅長航海,但他本身作為從小在宮裡長大的宦官,對於商賈之事也只是稍微有些接觸,並且也沒想著來靠航海給國庫增加收入。
並非是鄭和不想,而是他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商機有多大。
一直到幾次後,有了經驗,才讓下西洋的行動開始有了賺頭。
比如在永樂五年第一次鄭和下西洋歸來之後,明朝就大量的用胡椒蘇木折俸發給官民,涉及人數達二十多萬,且之後多次以胡椒蘇木作為錢鈔代替物來給官員士兵發俸祿。
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成化年間,由於後期胡椒蘇木大量流入,市價也在下降,後面官員就再也不買賬了,所以這種做法在成化年間也就終止了。
後邊鄭和下西洋,其實已經是收入大於支出了,按理說朝廷應該可以一直推行此事。
不管賺多少,反正是有得賺,而且還能順帶宣揚大明國威,這有何而不為呢。
其實這裡頭還存在一個底層百姓的因素。
朱棣時期可跟如今的朱英大不相同,他沿用的還是先前歷朝歷代徭役那一套。
也就是說下西洋的船徵發勞役和工匠免費建造,木頭從西南徵發,運輸過來也靠徭役,茶葉絲綢要麼實物稅要麼低價徵發攤派,將士都是衛所抽調。
這等於是朝廷在不斷的白嫖底層勞動力,所謂的花費巨大,關鍵還是在於朝貢貿易,朱棣對各國的賞賜。
且這樣的白嫖,對於朝廷來說成本低廉,然實際上給底層百姓來到了巨大負擔。
然而如果僅僅只是鄭和下西洋,這對於明朝來說不算什麼。
結果是朱棣在讓鄭和下西洋的同時,還有許多方面。
首先自然是六次親征蒙古,其二就是遷都北平,除此外跟下西洋差不多的行動還有李達通西域,海童抵迤北,侯顯使西番。
後三個的花費不算大,可前三個,哪個不是單獨提出來都能讓大明基層動盪,震搖國本之事。
偏偏這三個的每一個,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搞定的。
等於說朱棣在靖難之役當上皇帝後,這三個事情差不多都是一起在搞。
期間還包括打安南這樣的事情。
朱棣在前頭打蒙古的時候,朱高熾於後方監國,常常為了可能是幾十兩銀子就跟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
老朱摳摳搜搜一輩子存下來的家底,幾乎都要給朱棣敗光了。
這裡頭除開經濟因素外,還有明朝內部政治因素的關係。
遷都,親征蒙古,那都是朱棣在搞,以朱棣誅十族留下的威風,雖說朝廷沒有怕朱元璋那樣怕朱棣,可盡皆都是畏懼居多,偶爾上奏朱棣說不看那就不看,大臣們也就打打嘴炮,實際影響意義不大。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