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孫 第五十四章 疑點重重
一直懸掛在心頭的巨大石頭,就這麼一下子壓了下來,朱允炆一時之間心中百味陳雜,他千防萬防,卻沒有想到朱標僅僅是還在途中的時候,就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狀況。
也是他大意了,之前衛三的人前來報告說朱標的身子並不是很好,一到秦地就發生了水土不良的症狀,作為一個現代人,這樣的小毛病是完全不用放在眼裡的,更何況跟著太子殿下的還是在宮內數一數二的御醫。
可是按照常理來說,卻是不應該的,即便反應再怎麼強烈,也不至於到了藥石不下的地步,肯定是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中間發生了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可到底是什麼事情呢?
對了,朱樉,他的二叔朱樉,在後世對於太子朱標的死亡,有三種不同的猜測,第一種便是被他的二弟秦王朱樉暗地裡使了手段,可是鑑於之前的歷史,在太子朱標出巡的期間,秦王朱樉早早的就被朱元璋請回了京都,根本不存在作案的時機。
況且秦王朱樉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即便是太子朱標離開人世,他也不是朱元璋心中合適的儲君人選,所以沒有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做一些無謂的抗爭。
可是現在就不是這種狀況了,雖然朱元璋並不怎麼喜歡他這個二兒子,可到也沒有怎麼表現出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似乎還沒有將朱樉喊回來訓教,而作為親王的朱樉又怎麼可能還老老實實的待在西安府?
不對,不是朱元璋沒有表露出來,而是他沒有表現在大眾面前而已,根據他的觀察,這段時間越來越多關於秦王違法犯罪的奏疏被送到朱元璋當面前,他早就有了懲罰的意思,卻奈何還沒有足夠的證據。
朱元璋一向屬於那種想要一擊即中沒有半點拖沓的人,所以才想要在萬全的證據下有理由直接給秦王朱樉一個定論,然後也給天下的人以及眾位王爺一個嚴肅的警告,告訴他們即便是王子犯法也要與庶民同罪,所有人千萬不要保存僥倖的心理。
有了這些作為依據,朱允炆可以斷定,朱元璋肯定採取了下一步的措施,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了正在出巡的太子朱標,可是即便是如此,以太子朱標的仁慈態度,根本不可能對秦王朱樉有任何的威脅。
那麼有怎麼可能導致現在的狀況呢?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雖然他在聽到消息之後就已經將人派了過去,也隱約的知道了自己的皇爺爺朱元璋將自己最信任的貼身太監元直以及錦衣衛首領和太醫院最德高望重的醫師戴思禮派了過去。
可是朱允炆心裡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安心,難道註定歷史依舊按照原來的軌跡運行?太子朱標依舊會在自己正當壯年的時候失去自己的生命?那麼他自己呢?只能夠等待著,朱棣派兵直取京都將他這個皇帝除去?
不,不,定然不會是這個樣子的,萬物都有生死,只不過是早與晚的問題,好多事情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或許對於太子朱標來說,早早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去做一個傀儡的太子,或許要幸福的多。
他等候了太長的時間,從洪武元年到現在的洪武二十四年,一直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不能夠完全認同與朱元璋的政治理想,然而自己的理想卻不能夠真正的施展,做的不好了,有人會說太子殿下資質平平,根本不是好的儲君人選。可倘若做的非常好,又有人對他進行詬病,說他如今的權勢那麼大,是不是內心保藏禍心想要奪君篡位?反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做的不好了,也不是做的太好了也不是,更何況在一個鐵血帝王的領導下他根本就無法將自己的所想結合到自己的所為上。
這樣的話,即便是做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殿下,也是相當的苦悶與糾結,所以心中的癥結即在,心病的種子已經種下,身體自然是不能夠太好,遇到一丁點兒的不適應就很有可能引出一系列的隱患。
或許這也正是,上一輩子太子朱標巡視西安府之後回到京都,不出很長時間就去世的根本原因,一個殺人不眨眼只靠殺人維持自己統治的皇帝,和自幼就受到儒家思想深深影響的內心充滿仁愛之情的太子殿下之間,永遠不可調和的矛盾。
沒有多久之前還在自己面前為自己將來考慮的父親,現在卻陷入了如此境地,縱是朱允炆的表面表現得再怎麼平靜,內心也是洶湧澎湃、心潮此其彼伏的,更何況他還僅僅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只要是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