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
更新:07-21 15:54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軍事小說
朱慈並不介意鄭元勛這樣一個地頭蛇,又是鹽商的傢伙成為鹽業公司的一員。更新最快因為,朱慈沒有天真地想過可以消滅鹽商。
就如同當初朝廷改開中折色法為綱法一樣,朝廷的利益不在於消滅鹽商,而在於更有序地讓整個帝國運行。
朱慈是痛恨鹽業這樣一個而今舉足輕重的政治版圖游離在帝國的掌控之外,越來越不能被朝廷所控制。但消滅鹽商卻是一個極難完成的目標,過於苛求這一點只能因小失大。
朱慈不是後世的太祖,面對一個險惡的國際環境,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以至於許多社會改革不可避免地變得激烈而不得不徹底地進行。
而今的大明,而今的朱慈,有大把的時間大把的環境可以採用耗時最長,後遺症最小的那種辦法來解決困擾大明的諸多問題。
鹽商,僅僅只是其中一個。
當然,這不代表朱慈就會容忍。鹽商眼下的確是做得太過分了。
鹽商是要繳稅的,但事實上是而今的稅收已經跌落到了曾經的百分之四十。這樣一個可怕的跌幅不能用戰爭影響來形容,唯一只能解釋的就是鹽商通過對而今鹽業治理機構的腐蝕逃脫了稅款。
不僅如此,過於泛濫的私鹽也是帝國政治版圖裡一個頑固的陋疾,因為他們非法,所以不在帝國治理的範圍內。
當光明照不到的地方,黑暗下的污垢滋生。
私鹽販子因此引發的械鬥、廝殺自然就成了社會治安里揮之不去的污垢陰影。
甚至,因為私鹽販子有足夠的財力與武力,他們也是社會治理里不穩定的因素。或許,他們會花上一點小小的錢用來包裝一下自己大善人的形象。但對比因此帶來整個社會文明的落後,卻是無法讓人容忍的。
解決這樣一個綜合性的問題,憑空消滅是極難做到的。
通過鹽業總公司進行分化、拉攏、瓦解才是正道。
到了這兒,朱慈也就大約明白了鄭元勛的想法。作為揚州本地式神領袖,又是集新黨、鹽商、揚州人為一體的綜合體,鄭元勛很清楚而今鹽商們的作為是越來越過分了。
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鄭元勛或許沒有聽說過這句話,卻明白這個道理。
他清晰地看到揚州鹽商,或者說大明鹽商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得越來越遠了。此前,天子遠遊四海,朝中因為錢糧充沛還顧不上鹽業。但伴隨著天子回歸,開支日大,鹽業問題遲早會出現。
這個時候,鄭元勛自然要站出來。
他站出來固然會覆滅掉曾經的揚州鹽商,卻可以保全自己那一系鹽商,同樣也可以保住揚州的繁榮。
這,才是鄭元勛的利益所向。
也正是如此,才說明了鄭元勛身為鹽商,為何卻要參合到鹽業總公司這個會註定讓國王鹽商成為歷史代名詞的變革之中。
雖然,這樣的打算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伴君如伴虎,鄭元勛能下這決定卻是不凡。
唯有一點,讓朱慈很有些感慨。
鄭元勛不是普通人,是揚州此等一線城市的士紳領袖。但是,他選擇了投靠顧炎武。顯然,顧炎武這一回挺賣力。朱慈相信顧炎武是有公心,卻也不懷疑鄭元勛為此投資了怎樣的巨大成本。
曾經只是一個小小地方士子的顧炎武,而今也成了朝廷中的一座山頭了。
朱慈不由感慨了一下。
這很正常,也說明經過六年耕耘,朱慈親手培養起來的新生代已經成了朝野中堅。這對於此前那些太子而言,甚至可以說稱得上緩慢。
至少,朱慈用倪元璐、楊文岳這等前朝大臣六年,已經為朝野陳贊,是難得的賢。因為,按照此前慣例,早就該換一撥人了。只不過朱慈很清楚,幾個新生代的骨幹都太年輕。一切以社稷為重,並不該搞什麼一朝天子一朝臣。
……
鄭元勛的事情,暫時就這樣告一段落了。
揚州城註定會掀起風雲,哪怕只是看起來風平浪靜的京師,也會迎來一場猛烈的風波。
新法製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準備機械,進行技術的實用化。但長蘆鹽場等朝廷所述的國有鹽場已經分派給了低調成立的鹽業總公司。
顧炎武做事雷厲風行,迅速完成了長蘆鹽場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