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第四十三章:京師鋼鐵廠
更新:10-31 16:02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軍事小說
近代戰爭,打得就是鋼鐵。鋼鐵的製造,便是國力雄厚與否的直觀證明。而京師鋼鐵廠的出現,便是在朱慈烺這一理念下產生了。
石景山就在盧溝橋鎮的上游,這裡是後世的北京石景山區。而現在,這裡平地里立起來了一座巨大的工坊。
新修築的工坊圍牆高聳,在這偏僻野地上用時十個月的時光建立了數百屋舍,除去尋常的宿舍、食堂、商店、醫院以外,便就是生產部分的場區了。
而這些,又尤其以那一個個高聳的高爐讓人印象深刻。
對於後世人而言,大明的世界既是一個熟悉的世界又是一個陌生的範疇。熟悉的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陌生的,則是對於大明時代的細節並不了解。
比如說,大明朝是否已經落後於西方?
若要全方位的比較,大明自然是在文明水平上遠遠超出此刻西方的。可要細緻一些,對比工業上的成就,那自然是格外遺憾。
之所以不用喪氣而是說遺憾,便是因為明朝的中國在總體的文明水平上遠超此刻西方,但在歷史長河的比賽之中,明代的中國開始漸漸落後了。
這樣的落後即使在於明末的動亂與改朝換代進入清朝的蒙昧,又在於切切實實的技術發展上越發遲滯。
總的來說,中國是一個底子非常優越的富家翁,此刻傳承數百代,接手的已經是一個敗家子了。
好在,曾經的敗家子已經被朱慈烺趕跑。現在,他即將改變這場東西方競賽之中,中國落後的趨勢。比如說……鋼鐵業的發展。
對於後世的中國而言,想的是要如何縮減產量,要搞供給側改革。
對於大明的鋼鐵發展歷史而言,也同樣有過這麼一段歷史。
話說在前頭,大明的鋼鐵製造業從產量的角度來說,依舊是世界第一。
嘉靖年間,僅廣東一地廣東一布政司的鐵課數推算,年產鐵量6127500斤。按照官府稅收徵收一慣的尿性,按照稅率應該徵收的鐵課與實際上徵收到鐵課是有差距的,而這樣的差距往往就在於布政司能收到的鐵課會少。顯然6127500斤只是一個保守底線數字,真實的產量顯然會更高。
在17世紀以前,世界其他各國根本沒有鋼鐵產量的統計。直至17世紀晚期,年鐵產量最多的俄羅斯也只有2400噸。而永樂初年,大明的鐵產量已經是9700噸了。嘉靖十三年,也就是俄羅斯產量達到達到兩千四百噸的時候,依舊還未超過兩百年前大明廣東一地的鐵產,足足310>
相比產量的迅速擴大,另一個問題緊隨其後出現了。
這個問題,是質量。
前文說了,這個數字說的鐵的產量。顯然,鋼鐵鋼鐵,這實際上是有區別的。
鐵分為生鐵和熟鐵。熟鐵、鋼和生鐵都是鐵碳合金,以碳的含量多少來區別。一般含碳量小於0.2的叫熟鐵或純鐵,含量在0.2-1.7的叫鋼,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鐵。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鋼具有生鐵和熟鐵兩種優點,這才為人類廣泛利用。
故而,大明年間雖然鐵產量已經極高,但其中高質量的鋼稀少,低質量的過多。這使得民間雖然無奈地接受現實使用鐵製品,但對於軍隊而言這就無奈了。
從前的大明軍隊沒有選擇,只能接受這種粗製濫造的各色武器。但朱慈烺掌權以來,近衛軍團是寧缺毋濫,絕不會忍受這種粗劣軍械的。
故而,從一開始的山東鎮到後來的近衛軍團,軍械都只是從既有軍械之中優中選優,再三修繕後才給軍中將士使用。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啟明市建立才有了解決的曙光,後來朱慈烺進京過後,京師軍械工坊建立,這才讓這個問題逐步緩解。中興一式步槍的出現便是這個例證。
只可惜,中興一式步槍一樣是礙於材料工藝的瓶頸久久無法突破產量上的約束。
故而,京師鋼鐵廠就此出現。
馬車上了京西的官道以後速度就快了起來,顛簸在此刻反而輕了許多。不同於城內狹小的青石板路,京西通往石景山的官道反而修築的平坦又堅固。
而這,便是得益於材料工藝的突飛猛進了。當年在啟明市還只是十數個家庭手工作坊的劉氏泥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