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第一章:偏師征明
更新:01-06 01:54 作者:幾字微言 分類:軍事小說
盛京。
曾經的瀋陽中衛變換了數個名稱,死喪了百萬遼民,而今,已經當了十七年的建奴都城了。這裡,不再叫瀋陽中衛,而是在天聰八年的時候被皇太極改稱為盛京。
近日的盛京格外熱鬧,歡騰的喜氣在這座瀰漫過無數漢家血淚的城市。
的確也由不得建州韃子們不歡欣喜悅。
松錦大戰,一舉埋葬了大明最後的野戰主力。
於建州打字們而言,三月,殺邱民仰、王廷臣、曹變蛟。俘洪承疇、祖大樂。不日,又得祖大壽這個抗清老頑固出降。
現在,那個建州兒郎痛恨得咬牙切齒的老臣孫承宗一力修築的寧錦防線被拆爛得七七八八。四月,毀松山、杏山、塔山三城。曾經讓建州勇士流下無數血淚的錦州城而今守在裡頭的反而是努爾哈赤七子——阿巴泰。
七月。盛京八角殿。
身著常服袍褂皇太極微微皺著眉頭,面色似喜又惱。
喜的是,曾經驕傲的大明帝國悄然間軟化了自己的膝蓋。濟爾哈朗三月奏報,明朝廷派遣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前來議和。文印與奏書都已經由明朝降臣檢驗過了,確係都為真貨。
但現在已經到了五月,卻依舊還見到真切議和之人。當然,皇太極是不會知道歷史上的這會兒馬紹愉就該已經抵達盛京,開始這註定白跑一趟的議和之舉了。
朱慈烺的出現與戶部得出來的那筆錢糧好歹鼓舞了一下崇禎皇帝堅持抵抗的勇氣,並未繼續那個本來就不靠譜的議和之舉。
議和會不會成,皇太極並不太關注。真議和了,敲詐一筆明朝廷是好事。議和不成,清人也並不畏懼戰爭。只不過,松錦大戰斬獲極眾,收穫巨大,現在尚未消化完畢。戰事不輕,傷亡也不少,善後撫恤補充兵源都是壓力。戰與不戰。皇太極還有些糾結。
現在,唯一有些讓皇太極不開心的便是……議和尚未成功,倒是結果降臣開始惴惴不安。
方才,皇太極便收到了洪承疇與祖大壽等降臣上奏的文書……內容麼。卻也簡單:請死。
話語是真切的,什麼請死以促明清議和。可皇太極是這種沒氣度的人麼?他這個虜酋不知多少人恨恨得日夜詛咒,卻是所有敵人都不得不承認的一個雄主。
少不得,現在得一番安慰的功夫對這文武降臣代表使上去。
「聖上。洪承疇、祖大壽求見。」殿外,當值的老太監聲音柔和。
「宣!」皇太極道。
不多時。洪承疇與祖大壽步入八角殿。洪承疇身材消瘦,臉上卻不再有當初的堅持。祖大壽卻是個黝黑粗壯的漢子,步伐沉穩,每一步都踏的噹噹作響,只是在進了八角殿後便悄然放輕了腳步。
仿佛是演練過一樣,兩人步伐一致,動作規整,拜見這位清國皇帝:「臣叩見皇上。」
「免禮。兩位愛卿,何必這般多虛禮。」皇太極笑著,胖乎乎的臉上一臉和藹。
兩人戰戰兢兢起身。便齊齊高呼:「微臣請死,已全明人議和之事。」
皇太極聽完,便大大搖頭:「陣亡將帥因為窮困走投無路而投降於朕,那便是朕的臣民,絕無交還之例。崇禎皇帝連宗師被俘都置若罔聞,這般冷血之人,朕豈會信任,還讓你們請死。真是荒謬。」
洪承疇輕嘆道:「此前的確沒有這般例子。只不過微臣知悉明廷有此議論,故如此請奏。」
「明廷君臣昏聵,難不成朕的大清也是一般的昏聵不成?」皇太極沉聲著:「兩位愛卿留在大清只管放心做事。我大清絕不是大明那般君臣昏聵之世。」
「皇上仁慈,微臣叩謝天恩。」兩人又是連忙叩謝。
皇太極笑著說免禮,又喊來了都察院祖可法、張存言兩人。這才正式議論起了與明朝議和之事。
見皇太極並不對兩人避諱這軍國大事,雖然知曉多半是裝的。但洪承疇與祖大壽還是一臉感動地跪在一旁細心聽著。
「那陳新甲派了個叫做馬紹愉的道是要議和,但這般四個月過去了,卻未見到人,只是傳來一封書信。幾位愛卿言下之意如何?」皇太極看向幾人。
「皇上,臣以為這是明廷的拖延之法!」祖可法道:「大明內外交困,賊寇四起。國內壓力極大。調兵遣將,頻頻敗績。聽聞連皇室太子都出征了,可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