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曹阿瞞 第二卷大人與小人 第一百零八章 中試得官
晚清龔自珍的這一首《己亥雜詩》,算是明清諸多詩作中流傳後世最有名的之一,也是黃鳴少有能背出來的唐宋之外的詩作。
當然,他能想起此詩,還得多謝嘉靖的話語提醒,要不是那一句「不拘是什麼詩,只要能切合人才之說」,他也記不起「不拘一格降人才」來。
而隨著他吟出此詩,嘉靖和群臣的臉色都有所變化,大家都是識貨的,自然就能品出此詩的妙處來。尤其是其中憂國憂民的心情,更叫人刮目相看。
不過很快的,就有人覺察出有些不對了,此詩是否應景且不提,可其中意思似乎是在指摘當今人才凋零啊。
嘉靖也迅速反應過來,略皺起眉來看著黃鳴:「黃鳴,你這詩固然切題,但所言卻未必在理。我大明國運昌隆,人才鼎盛,何來萬馬齊喑之說啊?」
其他臣子也都深以為然地點頭,這詩縱然不錯,但終究言之無理。
黃鳴忙又躬身行禮:「回陛下,臣這一詩也是一時情急而作,但絕無半點毀謗朝廷之意。
「不過,臣所說的萬馬齊喑並不是指的我朝中再無人才,恰相反,無論是眼下的諸位大人,還是其他身居要位或督撫地方的大人,那都是我大明之棟樑。
「臣這幾句的要點只在最後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上,因為無論是諸位大人也好,還是其他不在場的大人,大家都是由科舉正途而來,這人才只出自一孔,終究有所不足。
「還望陛下明鑑,臣之所以有此感慨,也是希望我朝能讓天下人才以更多方式入朝,為國效力。是為不拘一格!」
這找補的一番話說完,黃鳴只覺自己後背都有些濕了。
實在是背詩一時爽,找補火葬場啊,得虧是圓回來了。
嘉靖若有所思,顯然是想起了當日黃鳴向自己建言的那番話,除了科舉正途外,朝中還需要一股全新的力量。
自己也正是接受了這一建議,才會有今日的貢試。
只是幾百年下來的慣性,就是貢試,也多是和科舉緊密相關者參加考試,或許也就眼前的黃鳴最是特殊了。
想到這一層,嘉靖便有了主意,笑道:「罷了,你也是心向朝廷才會做出這有些不合時宜的詩來。不過詩是好詩,也算與人才之題相切合,朕自然不能食言。
「楊閣老,毛愛卿,你們以為呢?」
兩個被點到名的重臣雖然心下依舊不是很舒服,但也不好反對皇帝的看法,只得各自點頭稱是。
嘉靖便又趁熱打鐵道:「既如此,朕以為現在就取中黃鳴也是理所當然了。至於最終的名次,倒是可以等其他考生交卷之後,慢慢來定。」
「陛下聖明。」群臣又行禮說道。
對他們來說,貢試取中幾十人真不算什麼,黃鳴由此入朝,更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對黃鳴自身來說,這卻是一件影響人生的大事了。
這讓他的精神猛然一振,然後迅速拜倒:「臣叩謝陛下隆恩!」
從今日開始,自己終於有了出身,用不了多久,就會是朝廷官員。
那是多少讀書人花上幾十年,甚至用盡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殿中的這一番變化,雖然聲音沒有傳出,但動靜還是為外間考生所見,這讓大家心中愈發的羨慕。也讓不少人落筆更快,只為早些把文章寫出來,好讓皇帝也注意到自己,然後可以跟黃鳴一樣,在君前有所表現。
但是,他們的這一願望最終還是落了空。
雖然不久後就有好幾人也寫好文章停了筆,但任他們怎麼坐直了,或是略有表現,殿中君臣也沒有任何收他們的文章先睹為快的意思,更別提把他們叫進殿來單獨詢問了。
於是,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寫成文章的人越來越多,等到中午之後,居然已有三成考生寫完文章。
見此,嘉靖索性大手一揮,就讓他們先把考卷交了,然後就可離開考場。
當他們真被收了卷子,卻只能在殿外遙遙拜了皇帝,然後被安排著離開,眾考生心裡卻感到了陣陣失落。
誰讓他們不是黃鳴,沒有早就簡於帝心呢?
黃鳴是跟著這第一批交卷的考生一起離開的貢院。
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