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一百零九章 訴苦
更新:09-21 20:27 作者:哼哈大王 分類:軍事小說
楊振自己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這麼糾結,實在是因為屯糧城的位置,或者說轉運糧草的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筆架山固然是個好地方,它挺立在海中,是海上的石頭山,不怕海上的颱風或者大浪。
而且它的面積也可以,不算小,也方便大型海船停靠,可以集中存放足夠數萬大軍甚至十數萬大軍吃用幾年的糧食。
這是它的優點。
而且在和平時期,這個優點對於朝廷而言,足以抵消其所有的缺點。
但是,一旦到了兵凶戰危的戰爭時期,筆架山的地理位置卻是一個重大的缺陷,而這個缺陷又是它的所有優點都彌補不了、抵消不了的。
因為它的地理位置,距離海岸「太近」,而又距離錦州和松山「太遠」。
說它距離海岸太近,是因為筆架山與海岸之間有一條地質堅硬的砂石通道,俗稱「天橋」。
這個地質堅硬的砂石通道,在漲潮的時候自然淹沒在海水裡,海面之上看不出來,可是在退潮的時候,它就會顯現出來。
而且在潮水退到最低處的時候,它會完全裸露出來,人馬車輛都可以通過這條砂石通道,直達島上。
如果韃子不知道這個秘密,或者說不知道筆架山一帶潮汐的規律,那麼一切都還好說,筆架山的這個缺點甚至可以成為它的另一個優點。
可是,到了崇禎十三年、崇禎十四年的時候,遼東已經有大批文武官員投降了滿清,這個秘密又怎麼可能保守得住呢?!
第二次松錦之戰期間,韃子之所以派了重兵去攻筆架山上的屯糧城,就是因為韃子已經掌握了這個秘密,而且也摸清了筆架山海面潮汐的規律。
結果韃子軍隊一打一個準兒,直接打在了洪承疇大軍的死穴上。
就這樣,到了崇禎十四年底,寧遠到松山之間,松山周邊大軍的的糧道完全斷絕了,不僅陸上的餉道被韃子斷絕了,海上的糧道也被斷絕了。
大軍糧草存放在筆架山,本來是為了轉運的安全,可是最後這個筆架山,反倒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
除了這一點缺陷之外,筆架山屯糧城距離錦州城、松山城,還是太遠了一點。
地圖上看,距離很近。
可實際上,筆架山距離錦州城差不多有六七十里地遠,即便是距離松山城的南門,也將近有五十里之遙。
而且,從筆架山的海岸處通往錦州和松山的道路,全都是淺山丘陵地帶,非常方便韃子在這個地區設伏。
明軍把自己的屯糧地安排在這裡,簡直就是給韃子軍隊準備了一個天造地設的伏擊場。
從筆架山轉運糧餉到松山,這個路程處處都是危險,步步都有殺機,極不安全。
總的來說,把朝廷好不容易徵集輸送過來的大批軍糧存放在筆架山,簡直就是自縛手腳,自討苦吃,甚至就是自己作死。
楊振一定要改變這個結局。
即便他不能從整體上改變第二次松錦之戰的結局,他也要儘量改變松山城的結局,或者至少給將來的洪承疇提供一個不同的選擇。
其實,從再世為人的楊振內心來說,第二次松錦之戰不發生是最好的,即使黃台吉率領大軍包圍了錦州城,大明朝這一邊兒也完全可以放棄錦州城不要了。
這個時候,不接招就是高招,一旦接了這個招兒,就已經輸掉一半了。
以崇禎十三年、十四年大明朝的情況看,先全力以赴先把關內的事情辦好,先把關內的流賊剿滅,這才是真正的當務之急。
至於山海關外的這些地方,尤其是孤懸關外、頂在最前面的錦州城,已經成了一塊典型的雞肋了。
有了它,大明朝雖然看起來保留著進取遼東的一線希望,但是當時的大明朝,其實已經沒有了在遼東積極進取的實力。
所以留著它,除了耗費無數糧餉,養大了祖大壽的祖家軍以外,實際意義並不大。
因為錦州城的存在,並沒有擋住韃子的大軍入侵,韃子大軍照樣隔三差五地就繞道蒙古,入侵大明朝的內陸腹地。
崇禎皇帝不願意放棄錦州城,朝中的大臣們不願意放棄錦州城,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面子上過不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