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

更新:08-31 16:29 作者:幸福來敲門 分類:軍事小說

    平定寧夏之後,深得石星賞識的李如松被拜為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為副總兵官。

    同時入朝明軍在遼陽集結。

    現在明朝的問題是,朝鮮之前一直支支吾吾,對倭情稟告不實。

    比如兵敗平壤的遼東副總兵祖承訓回報,在平壤的倭寇並非是數千人而是數萬人之數。

    而朝鮮有意誤導明朝。

    當然這被石星認為是你在為失敗找藉口。

    之後石星廷議上商議出動兩萬明軍入朝,此事當即遭到了戶部尚書楊俊民的反對,他不是不願意打,而是戶部實在沒錢!

    出動兩萬人馬從遼東到朝鮮,為了保障這條補給線,要用多少人力物力。

    石星廷議上被打臉後並不甘心,於是又再度詢問鄭昆壽在朝鮮倭軍『賊數幾何?』

    之前在石星那效仿申包胥的朝鮮使者鄭昆壽說,入朝倭軍有四十萬之數,然後又自雲朝鮮已經殺死了倭軍八萬人。

    但是明軍要入朝平定倭軍,不動用個十幾萬人馬是不行的,最少不能超過七八萬之數。

    石星一聽,這是啥?真調七八萬人馬入朝,戶部還不和自己鬧翻天了。

    不過石星心想既然牛皮已經吹出去了,怎麼樣也要把逼裝到底。

    於是石星告訴鄭昆壽說,本司馬這次已經動員了薊州、宣府、大同等處鎮兵及南兵近十萬,還有廣寧、遼東等地鎮兵六十萬,一共七十萬人馬到了遼鎮。

    此言一出,鄭昆壽不由感嘆還是大明爸爸給力。

    吹完牛逼後,石星又道,只是陸有遠近,我大明地方很大,七十萬大軍不可能一口氣給你調齊,又苦於朝鮮沒有糧草不能前行。


    鄭昆壽說,我回去給你盡力想辦法,還請快快發兵。

    石星當即與鄭昆壽約定,過江前糧草我們自己負責,過江後要朝鮮負責,否則我也沒有辦法了。

    得到鄭昆壽應承後,石星以兵部的名義上奏,懇請朝廷發到遼鎮精銳一萬克日赴義州同朝鮮兵將協力堵剿,同時薊州,保定兩鎮各選精兵五千,宣府大同再各選精兵八千馬步,吳惟忠率南兵三千,再令四川巡撫速催四川副總兵劉鋌率五千兵馬立即趕到遼陽,聽宋應昌調度差遣。

    其餘各鎮將領石星沒有點名,唯獨提及吳惟忠,劉鋌二人,可見深知二人的實力。

    但是石星如此一口氣將出兵的人馬,提高至四萬以上,而且都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

    至於天子現在對石星是信任有加,可謂是有求必應,當即下旨照辦,嚴令各督撫必須挑選精壯無徒虛文塞責,同時還讓朝鮮國王固守義州不可放棄。

    然後石星讓朝鮮備邊司籌議明軍出兵朝鮮的軍糧。

    朝鮮備邊司類似於明朝之前的大都督府,宋朝的樞密院,軍國大事是由文武合議。

    備邊司派人到了遼東計算明軍入朝糧秣供應,並給明朝兵部列了一個單子。

    上面寫著『天兵共計四萬八千人,將領中軍千把總還沒有算在裡面。一日糧每一名士兵是一升五合,馬匹兩萬六七千匹,將領等官之馬不在數內。每一匹馬日給料豆三升。

    以此計算,則糧食一天最少要七百二十石,兩個月則需要米八萬四千石,馬一日用豆八百石,兩個月需要豆四萬八千餘石。……目前估計自義州至平壤,留谷之數大約有五萬一千四百八十八石,豆三萬三千一百二十七石……,

    最後得出結論,朝鮮抽西補東軍糧大約可以支應五十餘日,馬豆則似乎不足。

    此事一出,有言官立即反對,朝鮮農事已經基本荒廢了,明軍入朝簡直要自帶乾糧。而且從遼東到朝鮮一路多山,糧草補給不易,以遼東的實力若供應四萬以上大軍在朝長期作戰,必大大損傷大明的國力。

    這名言官說話後,朝中不少官員們才想起來林延潮提前布局海運的先見之明。

    而林延潮也覺得自己終於熬出頭來了,等著石星上門來拜見(懇求)自己。

    哪裡知道林延潮等了半天,石星也沒來。原來石星拋出一句話,以大軍滅倭寇何必用五十日,三十日足矣班師回朝。

    林延潮這才明白石星這人腦子不僅是石頭長的,而且還真的是頭鐵,當初在廷議上不把自己的海運之策看在眼底,到了現在仍是堅決的不承認,認為之前他看



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  
相關:  大志所向  江山國色  寒門宰相    生生不滅  神級插班生  帶着農場混異界  劫天運  武道大帝  
下面更火
搜"大明文魁"
360搜"大明文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