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 第114章 定功風波

更新:09-24 12:09 作者:雲無風 分類:軍事小說

    火落赤兄弟這場失敗對他們而言幾乎可以用遭到「毀滅性打擊」來形容,高務實得到的軍報是李如松、脫脫、伊勒都齊三部是役「斬首七千,生俘近兩萬,得上馬一萬六千,挽馬約其半,而牛羊弓矢無算」。

    「無算」只是個習慣性說法,意思就是多到一時清點不出來,為了報告喜訊,先把大致結果上報再說,後續會有巡按御史或者監軍御史(通常由巡按兼任,偶爾另行任命)等人對這些數據做詳細清查。

    清查之中最難的是首級,需要一個個仔細分辨是否殺良冒功或者偽造。當然,蒙古人的首級相對來說比較好認,因為他們與大明人士的髮式不同,殺良冒功的人頭可以從頭髮的走向、頭皮顏色等各個方面來審視,總之都有一套比較行之有效的檢查手段。

    正因為如此,朝廷平定內亂的時候,殺良冒功的情況通常比較多,而對蒙古人作戰的時候,這種情況就少見多了。原歷史上李成梁開始殺良冒功的時候,之所以一下子就被發現,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本次莊浪衛之戰可謂戰果喜人,不過其中最為閃耀的則是李如松陣斬著力兔。原歷史上的著力兔也曾率兵入援哱拜反明,攻入鎮北堡、李剛堡等處,後被李如松、麻貴等擊敗,經賀蘭山,退出塞外。

    這一次,著力兔卻沒有那麼幸運,甚至把腦袋都送給了李如松。

    如此喜事,意味著西北大局已定,損失慘重的火落赤即便能收服著力兔餘眾,也再無力控制松山、西寧等地,河西走廊的防衛壓力旋即一輕,朝廷只要繼續派兵「武裝遊行」一番,便大概率可以收復這些地方了。

    回軍半道中的高務實也鬆了口氣,整個人都輕鬆下來。戰事既然基本結束,魏學曾就只需要好好整理內部,確保同樣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就好,那當然也簡單多了。


    說起來,高務實也是對魏學曾的軍事指揮能力不那麼看好。原歷史上的平定哱拜之亂大半都是他指揮的,其實從指揮的角度來說,雖不出彩,但也沒有很大的漏洞,只是他有些優柔寡斷,對強打還是逼降猶猶豫豫,最後拖了好幾個月還沒出成效,結果就把一而再、再而三給他放權的朱翊鈞惹毛了,擼了官職逮捕回京問罪。

    而魏學曾被抓一個月後,寧夏之戰即告平定——用的還是他之前的主意。按理說這可以證明不是他的戰略不行,是火候的確就差那麼點,但朱翊鈞余怒未消,在詔書中給他定性:「功魁實罪首也」,可見恨意之重。

    朱翊鈞的性格前文曾有分析,他用人的特點就是選定一個人,極力放權,確保你想要的一切都得到滿足,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權給權,所以魏學曾一開始表現不好的時候,朱翊鈞也是直接撤了幾個跟他不對付的官員,又賜了尚方劍確保權威。

    但朱翊鈞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如果到了這個程度你還不能有所表現,那他的態度就會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認為你就是個廢物,是罪魁禍首,非要整得你身敗名裂不可——魏學曾是如此,早前的張居正又何嘗不是如此?這其實都跟朱翊鈞的性格有關。

    然而事實上,魏學曾任事勤勞,後來獲得成功的灌城招降的計策,本也是他的建議。等到奏捷時,朱翊鈞召見時任大學士趙志皋、張位,二人都極力為魏學曾辯解,兵部尚書石星等朝臣也多稱魏學曾無罪。

    乃至於此前曾經上疏彈劾魏學曾的監軍御史梅國楨也上疏說:「魏學曾應變稍慢,臣請求責備諸將是要振奮士氣,而逮捕魏學曾的命令,發自臣的上疏,臣深感悔恨。魏學曾不獲昭雪,臣將受到萬世的譏刺。」

    文官如此,武將呢?李如松這個耿直的遼東漢子直截了當地說:「魏學曾被捕時,三軍將士淚如雨下。」

    甚至接替魏學曾三邊總督的葉夢熊也將功勞歸於魏學曾。朱翊鈞開始都不肯聽,直到後來才恢復魏學曾的官職。

    總而言之,魏學曾水平還是有的,就是應變不那麼快,做決定有些猶豫,這可能有些像三國時期的陳宮,所謂「陳宮有智遲」是也。

    高務實之所以有些擔憂,也在於這個「遲」字,他就是生怕魏學曾拖拖拉拉拿不定主意,雖然自己幫他把最難的寧夏主戰場搞定了,可就怕到時候明明只剩個莊浪衛,他還一下子想強攻、一下子想招降,那就壞菜了。因為朝廷現在的關鍵不在於打不贏,而在於沒



第114章 定功風波  
相關:  東唐再續  瑪寂大陸:洛門教宗  宦海龍騰    神州鎮魔錄  末世重生之帶娃修行  鮫行天下  董鏘鏘留德記  鹿覓仙途  
下面更火
搜"大明元輔"
360搜"大明元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