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到底是哪只手在背後推動?惡意炒作,又到底是哪只手在幕後操縱?」
次日,「美國周刊」刊登了專題報道,由蓋文亨特執筆。
詳實而豐富的內容長達八頁,洋洋灑灑、浩浩蕩蕩,與「娛樂周刊」四十八小時前撰寫的專題報道針鋒相對,再次將「炒作門」的熱浪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同時也在整個北美地區丟下了一個原子彈,一如當年二戰時期,長崎和廣島的遭遇一般。
不同於「娛樂周刊」以演唱會為切入點,「美國周刊」以兩年前的多倫多電影節為切入點,出人意料地再次還原了連綿至今的娜塔莉波特曼事件。
第一篇章,多倫多緋聞炒作事件。
兩年光陰匆匆而過,當初的事情漸漸已經塵埃落定。
娜塔莉依舊是 y 世代中第一位收穫了奧斯卡小金人的演員;娜塔莉與班傑明米派德的戀情也浮出了水面,兩個人的第一個孩子也已經出生,而當初替身的指責和非難也漸漸沉澱下來,不了了之;娜塔莉的事業進入平緩期,「雷神」和「不求回報」兩部作品的票房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藝術電影方面也暫時沒有新消息。
現在,「美國周刊」舊事重提,詳細地講述了當初緋聞的來龍去脈「娛樂周刊」和「美國周刊」是真正的發起之人,但當初「美國周刊」選擇了跟進藍禮這條線,繼而見證了「活埋」的成功;而「娛樂周刊」則跟進了娜塔莉這條線,繼而發現了娜塔莉與班傑明的戀情,並且一鼓作氣地揭開了替身的非難。
換而言之,藍禮不僅不是幕後炒作者,而且還是事件受害者。所謂的惡意炒作,只不過是「黑天鵝」劇組與「娛樂周刊」的學院公關博弈而已。
第二篇章,奧斯卡缺席事件。
事件的開端是狗仔偷偷摸摸進入醫院,意外地發現了藍禮的健康問題,繼而引發了多種猜測;「抗癌的我」劇組和安迪羅傑斯官方回應之後,「娛樂周刊」卻開始煽風點火,認為這是一起為了宣傳電影、為了衝刺奧斯卡的新聞「擺拍」事件,隨後洛杉磯的記者們派出了「西雅圖遠征隊」,前往挖掘事實真相。
結果,藍禮澄清了事實,並且因為健康原因缺席了奧斯卡,以及整個頒獎季的學院公關。但,「娛樂周刊」卻依舊不依不饒,後續可以延伸到「抗癌的我」首映事件。
林肯中心首映儀式之上的流血意外,藍禮作為受害者之一,卻肩負起了維持現場秩序的重任,並且避免了傷害的進一步擴大。事件當事人勞倫梅斯勒是最好的證人,同樣,當晚在首映式現場的其他觀眾也都是間接證人。
但,「娛樂周刊」又一次指責藍禮惡意炒作,為了電影票房不舍手段。
第三篇章,「速度與激情」續集事件。
首先,片酬博弈本來就是好萊塢的一部分,出演商業電影,追求更高片酬,無可厚非,更何況,藍禮從未在公開場合對劇組進行施壓,試圖利用網絡的力量提高自己的片酬;相反,范迪塞爾卻一再通過媒體施壓,製造出藍禮反叛者的形象。
其次,藍禮宣布退出續集製作之後,「速度與激情」劇組內部爆出了不合傳言,不僅僅是范迪塞爾與藍禮霍爾而已,準確來說是范迪塞爾與其他所有演員站在了對立面之上,最終環球影業提高了所有演員的續集片酬。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放棄「速度與激情」續集,選擇「明日邊緣」,這不過只是一個平行交叉的選擇而已,不是演員的博弈,更多是經紀人與電影公司的對決。
事件已經塵埃落定,但,「娛樂周刊」卻再次挑起事端,煽風點火,不僅認為藍禮為了片酬不折手段、蓄意炒作;而且還對「明日邊緣」和華納兄弟口誅筆伐。新聞熱度持續地居高不下。
第四篇章,演唱會。
歸根結底的本質就是:無論是藍禮霍爾的個人方面,還是十一工作室的公司方面,他們都沒有對「一個人的演唱會」進行任何報道,網站網頁公布的前四十八小時之內,整個網絡風平浪靜,沒有任何消息傳出。
對於一場「蓄謀」的演唱會來說,僅僅只有四天籌備時間,沒有加快腳步進行宣傳,也沒有聯繫媒體進行報道,甚至沒有配合歌迷進行造勢,白白地放任四十八小時時間,完全鴉雀無聲、靜觀其變。
第一個報道演
868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