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麥格雷戈是一名出色的記者嗎?是。
在整篇報道之中,康奈爾巧妙地利用了事實與評論的錯位,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引導輿論、引導讀者的效果。
首先,他在標題上採用了「欺騙」這樣的字眼,並且用小弗蘭克-阿巴內爾用作指代,潛台詞就是在譴責藍禮的惡意炒作。如此方式,足夠轟動、足夠驚悚、足夠震撼,牢牢抓住每一位讀者的視線,吸引大量關注,並且製造了先入為主的心理暗示。
其次,他在內容之中避開了發表個人觀點的做法,而是羅列出一大堆事實。但事實的擺放先後順序卻十分耐人尋味,類似於蒙太奇的剪輯方式,暗示這兩件事之間是「因果關係」,只是沒有明白的說出來而已,繼而讓讀者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判斷。
最後,他在文章的排版方面,用心地強調了格萊美以及頒獎季的影響,製造爆點;文章末尾則選擇了一個具有「歷史」的話題,再次喚醒人們內心的疑惑和好奇。進而整篇文章落腳於黑幕、炒作以及欺騙的核心思想,讓人不由自主地猜測:這是權勢滔天的結果。
真正優秀的記者,其實和真正優秀的導演一樣。他們不會直接告訴你,「這是對的這是錯的」,而是通過大量心理暗示的堆砌,引導出一個指向性的趨勢,剩下的思考和反思則交給讀者和觀眾,由他們自行發揮。
康奈爾做到了;於是,這篇報道炸鍋了。
整篇文章看起來證據確鑿、思路清晰、乾貨滿滿,幾乎沒有留下太多的空間翻盤,不僅回應了「紐約時報」之前的報道,而且還更進一步展開了分析。真正做到了「面面俱到」,一記接著一記重錘,狠狠地敲打在藍禮的肩膀之上。
正如康奈爾所說,過去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雖然藍禮一直遠離頒獎季主戰場的硝煙,但關於他的討論始終沒有降溫過
先是「愛瘋了」和「抗癌的我」的票房出色表現,而後是金球獎雙提名,再是倫敦電影拍攝現場的新聞,然後是奧斯卡提名,緊接著是柏林電影節,突然又殺出了演唱會,最後是格萊美。
千禧年後歷史最佳的一屆格萊美。
於是,焦點,焦點,還是焦點。
聚集在藍禮身上的焦點從來都不曾降溫過,更何況,演唱會和格萊美的一前一後,雙雙創造了歷史,雙雙書寫了輝煌,短短一周時間之內,藍禮更是一鼓作氣地攀登上了一個全新高峰,再接下來的頒獎季之中,他無疑將朝著奧斯卡發起全力衝刺。
「娛樂周刊」的這篇專題報道,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問世的。石破天驚地在整個北美市場引起了轟動,不僅僅是娛樂圈,甚至就連社會新聞和政/治新聞都參與了進來,漸漸演變成為了一起社會事件。
首先,專題報道發布在了「娛樂周刊」的官方,在接下來十二個小時之內,蜂擁湧入的拜訪遊客,從平均每小時三萬,一下暴增到平均每小時三百萬,「娛樂周刊」的官方服務器直接當機,足足耗費了二十三分鐘才重新啟動。
儘管如此,這一篇專題報道的點擊率還是在十二個小時之內突破了四千萬,這也創造了非門戶網站的最高訪問流量;同時,專題報道的轉發量更是高達七萬八千多次,幾乎是在半天時間裡就傳遍了整個網絡,至少是北美地區。
最為驚奇的是留言。專題報道的留言板湧進了超過五萬條留言在此之前,整個網站的留言都沒有達到三萬條。現在,一鼓作氣達到了巔峰之後,「娛樂周刊」不得不關閉留言板,避免服務器再次出現問題。
臉書之上,推特之上,鋪天蓋地地全部都是「娛樂周刊」的這篇專題報道,僅僅是同行媒體的轉發量,在六個小時之內就已經突破了七千次這是包括了所有社交媒體的數據,所有媒體都在第一時間轉發這篇重磅報道,然後紛紛提出了疑問:
藍禮-霍爾,他真的欺騙了全世界嗎?
網絡時代和快餐文化的特質,在這一刻發揮到了極致,就連康奈爾和「娛樂周刊」自己都沒有預料到,事情的發酵和傳播速度如此之快,幾乎是猶如宇宙大爆炸一般,「轟」地一下就炸裂開來。
其次,專題報道發布在了「娛樂周刊」最新一期的雜誌之上,不可思議地事情發生了:三十萬本雜誌,全部銷售一空;而且,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