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的主會場是電影宮,坐落在海邊,旁邊整個區域全部進行了重新規劃,用於各個國家搭建帳篷,展示自己國家的電影歷史和文化,順著主會場走出去,則是赫赫有名的名牌商品街以及各式各樣的頂級大酒店,還有坐落在沙灘上紙醉金迷的酒吧。
這座小城,就是為了電影而生。
威尼斯電影節的主會場則在麗都島之上,遠離了繁華而商業的主島,麗都島是一個度假休閒的好去處,主會場周圍空曠而寂靜,熙熙攘攘的觀眾可以隨時做出選擇,看一部電影,還是在沙灘過一個下午。
電影節紮根於生活,卻又擁有一片世外桃源。
不同於戛納,也不同於威尼斯,柏林卻無法做到這樣。坐落在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這使得柏林電影節的主會場束手束腳,著實伸展不開空間。主會場坐落在波茨坦廣場最繁華的地段,四周就是熙熙攘攘的商業街,餐廳、酒吧、購物中心、辦公樓,團團圍繞,甚至就在主會場右手邊,還有一間頂級豪華賭場,整個空間擁擠而狹窄。
主會場距離君悅大酒店不過兩條街而已,但劇組成員們卻不能平易近人又狼狽不堪地徒步走過去,搭乘官方派出的黑色寶馬轎車,離開酒店之後,繞了一個小圈,然後緩緩地駛入主會場前方的商業街,最後在主會場面前停了下來。
眼前的紅地毯顯得擁擠而狹窄,約莫半個籃球場大小的空間裡,鋪陳著一條不到十五米的紅地毯,從街道邊緣通往主會場的正門。
左手邊是記者席,地面上擺放了一個台階樓梯,方便記者們一層一層地安排座位,視線里可以看到約莫一百名的記者,花團錦簇地擁擠在一起;右手邊則是觀眾入場通道,購買了門票或者通票的觀眾們,包括貴賓席的觀眾們,一路從右邊接受安檢,然後進入主會場——入場通道和紅地毯平行,於是觀眾們時不時就停下腳步,朝著紅地毯上的劇組成員們尖叫、吶喊著。
半個籃球場的空間,這著實太過侷促緊迫了。
轉過身,視線越過街道,可以看到另一側的街道也鋪就了紅地毯,兩側實行了交通管制,劃分出一片區域,專門留給熱情的影迷觀眾,他們身後甚至還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車輛,日常生活依舊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沒有收到打擾,這種佇立在現實生活正中央的風景,別樹一幟,同時也賦予了柏林電影節與眾不同的風格。
巴掌大的區域,最多只能容納下不到三百名的觀眾,此時滿滿當當地擠得水泄不通,後方的街道之上還可以看到有觀眾依舊源源不斷地涌過來,身著熒光黃服裝的交警們,正在努力維持著現場的秩序,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充滿了生活氣息。
無論是規格還是陣仗,如此首映式都不算恢弘盛大,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寒酸,即使是在藍禮個人出席過的首映式之中,估計也排不上號。
但恰恰是這種狹窄和擁擠,也恰恰是這種濃郁的生活氣息,這傳遞出一種親切感,就好像……就好像這不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只不過是一場電影愛好者的盛會,人們下班之後,順路過來看一看;又或者是前往超市的路上,停下來兩個小時觀看一部電影。僅此而已。
這種氛圍,即使是聖丹斯,即使是特柳賴德,都比不上。電影,乃至於藝術的影響力,微不可見卻又深入骨髓,成為柏林這座城市的一部分,也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次出席柏林電影節,藍禮還是缺少經驗,下車之後,看了看左手邊的記者和觀眾,閃光燈匯聚成一道刺眼的光束,照亮了整個夜空,曖/昧朦朧的賭場霓虹燈光在視線里若隱若現,世界變得奇妙起來。
然後又看了看右手邊的觀眾們,呼喊聲似乎有些遲疑,因為距離有些遙遠,他們也看不清楚到底是誰出現在紅地毯之上,但站在最前沿的觀眾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尖叫、嘶吼,那涌動的浪潮正在一點一點沸騰。
腦海里回想起前天抵達酒店的情況,那一張張熱情而不失禮貌的臉孔在腦海里浮現,然後藍禮的腳步就朝著右手邊邁了開來。經歷了林肯中心首映式的混亂之後,第一次地,藍禮主動走向了影迷。
「啊啊啊!藍禮!」嘶吼聲開始失去了控制,在月色之中扭曲而張狂,每個人都奮力地揮舞著自己的手臂,不是為了抓住藍禮,而是為了吸引藍禮的注意力,因為太過激動,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