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漢族人民間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它不光光代表一個節氣。
立春自古以來就是備受重視的節日。從古至今已經過了三千多年,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在立春這一天去迎春,祈求新一年的豐收。
皇家的活動一般是祭祀,百官入宮享宴,各地也會進行表演和迎春活動,並且要派人送春牛貼和報春,還要迎接句芒神,打春牛。
傳說神農氏嘗百草、分五穀。
三皇五帝,很重視農業,到周朝的時候,務農的事被提到朝議上,一面制歷,一面責令地方官每年舉行一次迎春的儀式。
農為百業之本,春為一歲之首,這「迎春」的儀式,當然要隆重了。
立春前一天,各地官吏們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設桌上供。
除焚香叩頭之外,還要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這土牛被稱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打春牛」從打土牛開始,過了許多年,土牛又換成紙牛,一個紙糊的牛裡面裝上五穀,
被當作「春牛」,在迎春會上讓「勾芒神」舉鞭狠打,牛被打倒,紙被打爛,裡面的五穀流出來,這象徵著打出一年的五穀豐登。
又過了許多年,紙春牛又換成了真春牛。
據說是有個清廉的大官犯了罪,把他貶去做小官,上任那天,正是迎春之日,他看到地方官在效外聚眾舉行迎春儀式,「勾芒神」正在用勁鞭打紙春牛,他覺得可笑,於是寫了半首詩,題名叫《春牛榜子》,詩寫道: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
他上任以後,認真地關心起農事來,常常脫去官服,走到田間,跟農民一起談桑論麻,還親自跟老農學干農活。
他上任後的第一個春天,就把「迎春」的儀式挪在「立春」那天,既不壘土牛,也不糊紙牛,搬來了犁杖,牽來了黃牛,讓衙役們弄個竹筒子扎在地上,裡面裝個絨雞毛,看看究竟是什麼時候立春。
常言說,立春時刻陽氣升,他守著竹筒等著,等到立春的時刻到了,只見那絨雞毛輕輕地向上浮動,徐徐地出了竹筒,輕飄飄地上天了。就在那雞毛輕輕地飄出竹筒時,他迎天抽了個響鞭。
牛走了,犁動了,春耕開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犁到日頭落山時才回到衙門。
晚上,他詩興大發,提筆在上年寫的半首《春牛榜子》詩下邊,又添了兩句:歲首常思盤中餐,脆鞭一響打出春。從這以後,人們就把立春這天叫「打春」。
據說自西周時期興起,歷代沿襲,唐宋尤盛,至今已有 3000 多年。這種習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為象徵,由春官執鞭,有規勸農事、策勵春耕的含義,也是喜慶新春、聚會聯歡的形式。
民間活動更加豐富,在立春這一天會進行遊春,探春,然後各家各戶都會互相交互禮物,如春牛,春牛圖,還會給小孩子們佩戴春娃,還要拜春。還要糊春牛,貼春畫,搭燕窩,貼春勝。
高承《事物紀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
到了漢代,鞭春牛風俗已相當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著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於城門外,官員執鞭擊土牛,以示勸農的迎春,這種儀式,已經固定下來,並傳到了各郡縣。
鞭春牛之後,老百姓哄搶碎牛的散土,認為「土牛之肉宜蠶,兼辟瘟疫」。
鞭春牛意在策勵農耕。明、清時期,民間有迎土牛、迎農祥、浴蠶種等習俗。
山西民謠云:「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立春日,村里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著一年的農事開始。
然後眾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
在清代,各州、縣的地方官員,立春之日會至城郊祭祀芒神。祭祀畢,要用彩紙紮制的「春牛」打破,牛肚內所裝的乾果食品,隨之拋灑一地,兒童爭而食之。
春牛在迎春儀式中為主角。舊時曆書和漢族民間木版年畫上,常印有春牛圖案,大體都是按古時「打春牛」的情景描繪,寓意迎春天,農事始,五穀豐。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