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文娛 第543章 林總的格局
更新:09-10 09:04 作者:香港大亨 分類:其他小說
小陳尋思了半天,終於是拐過彎來,他雖然也算是新創業系的管理層,但跟林棋一比,高下立判。
「老闆,同樣都是肉長的,人跟人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不科學啊,我為什麼沒有這麼聰明。」
小陳故作悲憤的說道,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區別,林棋由於資本實力太強了,擁有千斤之力,才能四兩撥千斤,輕易的將頹勢扭轉為優勢。
大凡新產品上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別的小公司遇到挫折,可能就一蹶不振,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成為時代的眼淚。
但是,林棋卻是不將這些對手當回事,只關注消費者的看法。針對的應對措施,並不是對競爭品牌見招拆招,而是利用輿論風向,轉變消費者對於百雀羚的看法。
經過這麼一鬧,反而是變相的穩固了百雀羚的地位。
「嘿嘿,這下子那些國外的化妝品牌就慘了。」小陳有些興奮。
「這倒不至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百雀羚的市場份額還是不能跟國際大品牌相比。但是,無論如何,也要擁有做大國內國際一流,只有目標遠大,才值得去投資。要是做小了目標,恐怕是辱沒了幾十年前百雀羚創始人積攢的名聲!」
林棋一顆心有些慨然,落後了就要挨打。改革開放初,國內很多產業的技術和經營理念非常落後,以至於,很多產業太過於自卑,盲目的放棄了靠著自身努力,而是希望引進外資來改善經營。這導致了很多的產業,因為外資的力量,國內品牌的競爭力極大的被削弱。日化、汽車等等產業都是明顯的例子,越是對外開放,越是引進所謂先進技術和理念,全部求求人家幫忙,越是最不好自主創新。
就連做空調的,格力、美的一開始都不咋地,僅是市場上的小字輩。90年代中期春蘭、新飛等等公司才是霸主。但是,原本一度名列第一的新飛電器,引進了外資之後,越改革越虧本,空調、冰箱等等行業霸主地位,迅速的被國內品牌海爾、美的、格力等等友商奪走。後來,新飛再次上新聞,是21世紀企業近乎停產,剩餘的一千多工人在討要工資。
還有pc、手機很多行業都是這個邏輯,越是開放,越是能獲得國外的技術和零件,那麼就越做不成自主研發生產,每年成為外國技術巨頭的提款機。比如,高通這家公司不僅僅賣零件,還在全球收取高通稅,也就是高通的技術專利。沒有專利基礎的公司,後來最多要加納5%的高通稅。一部手機4000塊錢,有200塊錢是支付給高通的專利。高通僅是其中一家,其他的谷歌、arm等等一堆的公司,都要在上面收專利費。
而若是一家公司自己有大量的專利,則可以互相抵消。比如,高通也不能壟斷所有專利,也要向其他專利持有人支付專利費,互相抵消之後,則極大的削弱的專利成本。
所以,有志氣的企業,都是會默默的自主研發,建立龐大的專利護城河。預期省研發費用,任人魚肉,還不如成為產業必不可少的玩家。大家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向全球廠商收稅,這才是大格局。
當然了……新創業系專利數量是遠遠超過高通,收取專利費的範圍,也比高通要廣。但是,一般僅收取1%~2%的費用,流氓程度是不能跟高通比的。
至於,化妝品行業的玩法,跟高科技又有不同,不是專利流氓互相收稅的模式。化妝品行業的第一要素,並不是專利數量和質量,而是品牌的影響力。
「老闆,你似乎對內陸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小陳忽然道。
彼時的香港,與內陸大不相同,經濟體制不一樣,內陸更加艱難一些,而在大多數國人的心中,內陸就是國家的代名詞。
林棋眸光微微變了變,經商和愛國是兩碼事,但卻是不能分離的。
很多人後來被資本無國界給迷惑了,實際上,商人和高科技,以及知名的品牌,真的有有國界的!
如果資本真的沒有國界,那麼,很多敏感的科技行業,為什麼廠商寧可不賺暴利,也不賣產品和技術給中國呢?
因為,某種意義上,英特爾、高通、微軟、通用電氣等等公司再強調自己是世界公民,不僅僅是美國的企業。但,實際上他們就是純粹到不能再傳統的美國企業。最核心的技術,如果美國政府不允許,他們根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