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請郎 第308章 狗頭火帽
測試廣告1皇帝在西園滯留了三日。隨夢小說網 http://m.suimeng.co/
三日裡,君臣對很多事情進行了探討,也達成了一些共識,只待時機。
三日後,聖駕返回鳳翔新城,李适和李勉出席了童學和眾書院的開幕,算是給張軍背書。
古代的辦學實際上管理的很鬆散,國家的學校只管官員子弟,從九品到一品,流外(員外)並不被承認是官。
各州縣的博士,教授,助教只為官員子弟講學,本身也是官。
民間,包括流外官員還有胥吏的子弟只能自己請先生,或者到先生的私人學堂去學習,這就是私塾。
官方對私塾是沒有任何管理的,也沒有任何監督和要求。
但有一點,不管是私塾讀的書,還是在官學讀的書,都有科考的權利,只要報名就行了,並沒有差別,一視同仁。
事實上科考的學生反而是以私塾生居多,因為官員子弟大部分是走蒙蔭和舉薦的路子,再不濟也可以私聘。
但是說實話,這些平民成材中舉走上官途的並不多,因為官員世家的子弟已經把位置占了太多,還要和寒門爭一道。
寒門子弟不受蒙蔭,舉薦這事兒看運氣,他們的主要途徑也是科考。
基本上來說,胥吏以下人家的孩子,做官的可能性可以說完全沒有,這個階層卡的死死的。
張軍辦學這事兒是他的僅力,不受國家管制,請李适過來背書只是為了激勵士氣,也想給以後的學生爭一線機會。
必竟以後這邊學院出來的學生,可以自稱天子門生了,這個名義還是挺唬人的,其實毛用沒有。
鳳翔城再一次炸了,街頭巷尾全是市民出來看熱鬧。
府牧辦童學,皇帝和首相親自來開蒙,這個榮譽感是現代人無法理解的。
最關鍵是,本府的童學向除賤戶以外的所有人開放,不需要出身,這個就厲害了。
這就表示,以後普能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學,而且還是和府內官員的孩子一起,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即使考不上什麼,也能串連些人脈啊。
這要是被誰家看中了,或者和哪家公子相處好了,這不就是一個未來嗎?
古人的智慧……這裡是指真正的智慧,遠瞻性,耐心和堅持,是現代人難以想像更難以理解的,不是現在那些靠手段坑蒙拐騙的伎倆能相比的。
二三十年的計劃在這個時代很常見,甚至往往都不入流。
現在代科技發達了,信息暢通了,但人也越來越短視,甚至都不考慮明天。
家國情懷,早已經隨著古人的逝去,化作了一縷青煙。
李适在開蒙儀式上講了話,雖然不長,但意義重大。
尤其是在軍將書院,這幾年李适也是危機重重,甚至一度逃亡,說到痛處淚光隱隱,把一群糙漢子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朕自此關切,大唐之復興,責任便在諸位卿家,某企盼,也等待,期待他日諸卿之刀鋒所向,赫赫我大唐聲威……」
隨後,皇帝的詔書和兵部的通告便發向各道各州,點卯提將,點召各州府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折衝都尉、果毅都尉、鎮將赴京。
都知兵馬,留守,留後,團練使,都虞候,諸武散將軍以及邊軍等不在此次點召之列。
其中駙馬都尉和奉車都尉在唐代極少。
駙馬都尉是只有尚(娶)公主成為附馬才能授與,奉車都尉御乘輿車,是給皇帝駕車的,不過後來變成了一種身份象徵。
詔書里加上這兩員都尉,只是證明只次點召的重要性和皇帝的重視程度,表示連皇家也不例外的意思。
說白了,就是各地的兵部任將都點到了,暫時還存在的藩鎮以及藩鎮武官沒動。
張軍的計劃是,等這些中下層武官學習整訓過後,充斥到現存軍隊中,才是對即存地方部隊做出改變調整的時機。
軍隊的變革和地方官治完全不同,穩定是必須考慮的大方向,必須得慢慢來,不能急。
李适參加完學校的開蒙儀式後就回了長安。
大家商量了很多事情,李适也要回去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