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族 第九十一章 定論
第九十一章 定論
「大人,正如我在奏議上所說,武侯除了有武力,也要有武德。這武德就是智、信、仁、勇、嚴。」
「嚴,不單是要嚴於約束部下,做到紀律嚴明,更要做到嚴於律已。楊弘,你剛剛回京立即車架擾民,這就是嚴嗎?一個統帥,連自已都做不到嚴於律已,又怎麼能讓部下信服,嚴於律身?」
「勇者,徇義不懼,果毅剛決。楊弘,這次西北作戰,你統領先鋒大營,落入狄族包圍後,卻舍下一幹部屬,獨自帶出太子逃出來。請問,這就是你的勇嗎?」
「仁者,仁義。楊弘恃強凌弱,強行拆開福康公主與我大哥,並請求皇室將福康公主嫁給他弟弟。這樣的人,也稱得上仁義?」
「信者,信用。獎功罰過,言出必行。楊弘,你回來之後,華服美酒,奴僕成群。這次西北戰爭,死了那麼多人,請問你還記得他們嗎?賞功罰過,莫非就是賞自已,罰別人?」
「智者,智慧,智謀。這次西北作戰,你不能察明敵情,陷太子於險地,導致先鋒營覆滅。最後更拖累中軍,若不是最後兵行險者,剌傷狄皇,現在的西北大捷,只怕變成西北大敗了!」
方雲轉過身來,面向三位主審,大聲道:
「三位大人,楊身為武將,不嚴,不勇,不仁,不信,不智!這樣的人,不修武德,怎麼能成為武侯。武侯之位,責任重大,非賢能之人,不足委任。還請三位大人三思!」
太子猛然睜開眼睛,和楊弘飛快對望了一眼,兩人都是心中一凜。
這次西北大捷,戰果輝煌,如果不是有心人,根本注意不到,這次大捷之前,曾經有過一次小敗。這位方家的次子,連這個都注意到了,顯然上奏大理寺之前,備足了功課。
「方雲,你區區一個士子,即沒有統過兵,也沒有打過仗。對於軍事,一竅不通,完全是紙上談兵。兵法有雲,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從軍十年,立下戰功赫赫,敗少勝多。你一個小小士子,又懂什麼?這次西北作戰,狄皇與狄荒眾強者,統領百萬精銳大軍,埋伏西北。這樣的陣容,就算武侯親征,也要吃虧。以一次小小失敗,換取一次大捷,又算得了什麼?況且,本座以一已之力,剌傷狄皇,這不就是勇?險中取勝,這就不是智?身先士卒,這不就是嚴嗎?」
楊弘衣袖一振,冷聲道。他得太子提醒,這個時侯,已經冷靜下來。微一思忖,便扣中了「智」字。這次西北大捷,是他封侯的最大資本。方雲對他的攻擊,其他的都是可大可小,唯有這一條,不能忽視。
「此子心機深機,為將五德以智為首。他卻故意把智排在最後面,用心險惡!若是任由他發展,必成我的大敵。這次武封冊立過後,得想個辦法,除掉他!」
楊弘對方雲一張唇舌,起了極大的忌憚,也暗暗生出了殺心。
「荒謬,行剌成功,不過是偶然罷了。當時的情況,若不是有軍中,眾多強者配合又豈能成功?所謂可一而不可再。一次偶然的成功,怎麼又能與智、勇、嚴相提並論。方雲建議,太子少保如果真的如此,那麼請朝廷派太子少保,深入狄荒,索性殺了狄皇,以絕後患。太子少保,武功高絕,想來,這種事情也不過舉手之勞。——方雲,祝少保馬到成功。成功之日,方雲親自到城門外迎接!」
楊弘只覺胸口狠狠挨了一下,他空有通天的手段,但在這個方家十五歲的次子面前,卻完全沒有用武之地。那種滋味非常的難受。
「方雲,本座也懶得與你分說。戰場之上的事情,瞬息萬變。不是你從未上過戰場的,小小士子能夠明白的。西北大捷,乃是鐵錚錚的事實,不管你巧舌如簧,多麼能說,也無法改變。本座十五從軍,大小戰役數千,除最開始從軍時,有過敗跡外,其餘,幾乎上是戰無不勝,功無不克,鮮少敗跡。這一點,功勞薄上,白紙黑字,記得分明。」
「武將,以武力定國安邊,這才是根本。只要能夠攻取戰勝,這就是武德。至於智、信、仁、勇、嚴五字,那也只是儒家的說法,作不得數。」楊弘冷冷道。
大理寺,身材微胖的中年主薄,手腕一抖,差點驚得掉了手裡的毛筆。
大堂上,三位主審李居正,張牧清,劉守正也是駭然色變,楊弘一翻話不要緊,卻把這場三堂會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