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侯 第一七零一章 架構_頁2
,造成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和紀律性的破壞也是重要原因。軍中其他的問題也是原因。但根子上是制度上的問題。
「軍中之事只是一個例子。本相要說的是賢能之臣不分文武,當然也應該不分貴賤,不分出身。士農工商之民者,國之石民也。都是我大周的百姓,都是大周的柱樑,各自有業,各有所為,本無貴賤。但我大周一直都將士農工商看做是一個高低等級,何其怪哉?讀書的看不起種地的,種地的看不起工匠,商賈更是被人鄙視。除此四民之外,還有各種賤籍下等之民,更是被所有人歧視。這是不好的,這是不對的。林某便出身商賈之家,林某自認為聰明才智不遜於他人,就算超不過,也起碼能平起平坐。林某應該也算是個賢能之人吧?這說明什麼?說明不分貴賤高低等級,都是能出賢能之人的。英雄莫問出身高低,唯才是舉,唯才是用,這才是道理。本相所言的共治之意不僅是士林官場,文武官員,更要包括我大周各個階層之民,這才叫共治。比如,要制定關乎商務之策,顯然商賈出身之人要比沒有涉獵商賈之事的人要懂得多。他們給出的意見顯然更專業更靠譜。要制定農業之策,總不能沒種過地的人閉門造車不懂天時農事來做吧?這便是術業有專攻之理。我所要說的共治,便是將天下各行各業的賢能之人聚集起來,共商共量,共管共制,形成的政令必然要好過一個人的
突發奇想和肆意而為。」
會場之中雅雀無聲,無論是之前帶著積極的心態,還是帶著牴觸的情緒的官員,此刻他們不得不承認,林覺為他們在眼前打開了一個新的畫卷。按照林覺的描述,這是一個相當完美且公平的治國理念。不過之前的大周雖然也是以宰執樞密三司等各機構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卻也並非完全是皇上一人獨裁。林相這種治國之法的具體實施上恐怕會有很多的問題,但不知林相對此可有進一步的闡述來說服自己。不過,到此刻為止,林覺已經成功的吸引了眾官員的興趣,讓他們對『虛君共治』之法生出了更多希望了解和探究的興趣,而非一開始的那般抵制擔心和被強迫的不滿了。
「我想,諸位大人此刻心裡現在肯定都是一團迷霧,不知道這種共管共治之法如何實行,是否有效。本相將我的一些想法跟諸位分享,供諸位參考。本相的設想是設立內閣,內閣為總領朝廷政務機構,下設各衙分管具體事務。內閣設立首席大臣一名總領事務,其餘為內閣輔臣分管各項事務。首席大臣和輔臣之責是處置日常政務,制定國策政令,下屬各衙則為執行機構。政令下達,各衙聯動,協作執行,貫通全大周各州府。」
林覺此言一出,會場之中頓時嗡然,有人發出了恍然之聲,有人緊皺眉頭流露出不滿的表情來。
林覺咳嗽一聲,肅然掃視全場,沉聲道:「諸位大人,聽本相說完。你們定然以為這是換湯不換藥之舉,認為和之前有人說的那樣,這是將皇上的權力簡單移植到內閣首席大臣之手。那你們便想錯了。之前本相已經說了,要進行共管共治。內閣上下所行政令都非出自個人。朝廷將設議政會,由大周各州府朝廷各衙門推舉品行端正,賢能有德之人進入其中,擔當制定政令之責。朝廷重大政令均需議政會商議而決。定議之後,內閣方可推行實施。議政會未能決議之事,內閣無權推行。內閣首席以及輔臣的人選也需由議政會推舉任命。內閣首席大臣有總領政務之權,也應承擔其責。每一年,內閣諸臣各衙門主要官員均需向議政會述職,若有不稱職之官員便及罷免。所以,諸位聽好了,議政會才是我大周最高權力之所在。所有重大人事任免,重大政令發布,皆需議政會商定而決。都聽明白了麼?」
眾官員聽到這裡,腦子活泛的人已經聽懂了,頭腦里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基本的權力架構的畫面。議政會為最高權力決策衙門,內閣則是具體做事的衙門。內閣首席個輔臣雖有具體權力,但議政會才是他們的頂頭上司,約束著他們的行事職權。議政會由多人組成,共同決議,這才是整個架構的核心精髓之處。如果按照林相描繪的這種情形,則無一人可以擁有一切權力。權力確實是共享,國家確實是共治的。但這顯然還有許多疑問,還遠遠不夠完善。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