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賊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
歷朝歷代有當朝只修前朝史的規矩,也就是說一個王朝修史修的是前一個王朝的歷史,自己王朝歷史是不修的。這樣的做法也就是功過由後人評說出發,以免在修史中因為立場的原因導致修出來的史書有所偏差。
二十三史,皆是如此,可在後世的二十四史中,唯獨明史絕不可信,因為滿清是異族入侵中原坐了天下,可相比元朝,滿清卻在修史中動了不少手腳,喪心病狂胡亂編造謊言,拼命抹黑前明諸帝,無恥到了極點。
宋、遼、金,這三本史書為元朝所修,主修人為當時元朝丞相脫脫。可相比滿清,元朝雖也是異族入主中原,但在修史過程中卻遠比滿清來得實在,其修的曆書基本實事求是,這是被後人所認可的。
按理說,朱怡成作為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不應該去修明史的,可是朱怡成的大明和前明有所不同,雖然如今的大明從法理上繼承了前明法統,而且朱怡成還是崇禎帝的重孫,可謂一脈相承。
但是現在的大明復興卻又不是前明的直接延續,前明亡有幾種說法,無論是崇禎之死而亡,又或者吳三桂絞殺永曆帝而亡,還是滿清攻破台灣,明鄭被滅而亡。但無論如何,在朱怡成起兵之前,前明已經徹徹底底的亡了,要以最長時間來算,前明亡已有近百年。
朱怡成的大明是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來的,縱觀歷史,也只有王莽新朝後的光武帝劉秀可以媲美。可相比東漢延續西漢,前明的滅亡到大明的復興其中間隔時間更長些。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朱怡成才考慮修前明史,而且這樣的做法並非沒有先例,東漢時期班固修漢書就是這樣,所以漢朝的史書分為漢書和後漢書,以區分西漢和東漢兩朝歷史。
原本朱怡成覺得修前明史應該不算難,畢竟前明滅亡到現在也不過近百年時間,相比後世研究明史的時間遠短了許多。可朱怡成怎麼都沒想到,他小看了滿清的齷齪,短短不到百年的時間,滿清就已經私下銷毀、篡改了大量有關資料,這使得王文清在修史過程中遇到了極大困難。
「此事的確有些麻煩……。」朱怡成放下手中的資料嘆了口氣問:「宮中老檔想來廷鑒都已仔細查閱過了,不知廷鑒對此事有無解決問題的辦法。」
王文清來找朱怡成當然不是僅僅訴苦和痛罵滿清的,問題擺在那邊,怎麼解決才是關鍵。
當即王文清道:「陛下,臣以為如今僅靠宮中老檔已是不成了,老檔多有殘缺,被滿清銷毀和篡改嚴重,依臣來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收集流失在民間的各類書籍、文檔和資料等,以此同宮中殘留的老檔對應整理,隨後再依此為據參考。」
說到這,王文清又遲疑道:「不過陛下,這樣做也有弊處。首先民間的各類書籍、文檔、資料包括記錄等等並不屬於官方記錄,其中恐有不少繆誤。此外,這些東西大多僅只能參考,卻無法作為實憑。還有收集這些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
朱怡成微微點頭,王文清說的沒錯,相比宮中的正式檔案,這些民間的資料、書籍、文檔不僅收集難度大,而且其可信度也是一個問題。
但不管怎麼樣,這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在目前情況下王文清也只能從這方面下手,從而進行修史的工作。
「如從民間收集這些,廷鑒覺得需多少時日?」
王文清想了想道:「這個臣覺得起碼兩三年的時間吧,此外民間留存的這些大多被留存人作為珍物,想讓他們白白獻出恐有些難度。」
「這無妨。」朱怡成一擺手道:「朕可下一道旨,讓各省州府協助處理此事,凡是有獻出這些者朝廷直接出錢收購,並適當給予獎勵。至於這需要多少錢,又如何獎勵,就由廷鑒來定就是,到時候再報於朕如何?」
此話一出,王文清頓時大喜,其實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收集這些,王文清雖是翰林院學士,其職清高,但手中卻無什麼實權,而且這樣操作不是一個翰林院能夠完成的,沒有地方州府的配合他根本就做不了。
再加上就如王文清所言,這些東西在民間藏書者手裡都是寶貝,根本不可能外借,王文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