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 第八百九十七章康格里夫火箭
其實,說起槍管的製造其實並不複雜。不外是將一塊熟鐵燒紅,繞著一根冷金屬芯慢慢敲打,將之敲大成圓筒狀,然後『抽』出冷芯。將已經捲成熟圓筒狀的熟鐵淬火冷切,得到的這個圓銅就可以用做槍管了。
為了防止槍管在受熱膨脹的時候變形、漏氣,一般來說,在冷芯上會卷上兩層熟鐵,這就是有名的土耳奇雙層套管,對鐵匠的技術要求極高。
這事的關鍵是要要上好熟鐵,或者說好鋼。
遠東地區因為鐵礦石的含磷、硫超標,所冶煉的鋼鐵都容易發脆。而且,以古帶的技術條件,鍛造熟鐵的時候『浪』費極大。
據明朝時的古書記載,製作一把火槍,需要兩斤熟鐵,而鍛造兩斤熟鐵所費的生鐵怎麼則也要十多斤吧!
所以,明朝的火槍成本是極高的。後來,大明朝的工部乾脆用鑄模法直接灌注對付過去,
搞得士兵在『射』擊的時候經常炸膛。到最後,火槍就變成了一種純粹的擺設和自殺工具。
揚州鎮軍械所的冶鐵技術非常先進,所制的火槍質量可靠,也是明朝軍隊中唯一大規模裝備火槍的部隊。
從這一點來看,孫元還真不怕鄭家仿造。正如沃爾夫所說,火槍的技術關鍵其實在冶煉上,在質量體系上,而不是簡單地『弄』一根鐵管,加個燧石就能糊『弄』過去的。就算在模樣上糊『弄』過去,也經不起戰場的檢驗。
所以,沃爾夫說他這幾年已經將軍隊所需要的火槍都生產出來以後,孫元驚喜的同時倒不覺得以外。鋼鐵冶煉技術一過關,軍械的生產不過是水到渠成。
工業化的大生產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比如美國內戰,北方之所以以能夠戰勝南方,那是因為當時的工廠都在北方。
寧鄉軍樣想全部裝備上米尼槍,除非有一整套完善的工業體系。而這一點,孫元不認為單靠自己就能在有生之年實現。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這個世界留下火種罷了。
如此一想,孫元就豁達起來。
今日到西亭,也沒算白來。
正要離開軍械局,沃爾夫卻叫住孫元:「你以前所話的圖紙中有一種叫火箭炮的東西,我看了之後覺得有趣,就『弄』了些,要不你順便去試試炮,我的大人。」
「火箭炮,我畫過這種東西嗎/」孫元有些『迷』糊,他本就是一個文科生出身,機械製圖也不是他的專業。只不過後來在『混』軍史論壇的時候研究過一陣子機械原理和機械製圖。
自從成立軍械所之後,他憑藉記憶胡『亂』地畫了不少以前在網上看到的武器結構圖。比例什麼的自然拿不準,很多地方甚至還很『迷』糊。不過,也就是提供一個思路給沃爾夫罷了,具體地方還需要二胡下來之後自己琢磨,反覆實驗。
「是畫過,大約是三年前。」沃爾夫道:「前一陣我突然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就做了些。」
孫元:「真不記得了。」
沃爾夫:「這種火箭炮還是大人你親自取的名字,叫康格里夫火箭炮。我有些不明白,大人明明是東方人,怎麼想著以歐洲人的名字為你的新武器命名?」
他反覆說了兩遍,孫元才一拍腦袋:「記起來了,康格里夫火箭嘛,怎麼,做好了,快帶我去看看。」
這種武器是英國人康格里夫發明的,又使用在拿破崙戰爭時期。
同米尼槍一樣,孫元也沒有改變它本來的名字,一來是方便記憶,二來也是向另外一個時空的科學技術致敬。
軍械所的炮廠位於郊外,到了試炮場,看到工匠送過來的火箭炮,孫元心中就大為喜歡。
沃爾夫在旁邊介紹道:「我的大人,這種火箭由彈頭和平衡杆兩個部分組成,彈頭長一尺,重三斤,直徑十分之一尺。平衡杆長五尺。」
二胡先生作為一個歐洲人,一直為歐洲的長度單位和明朝的長度單位的換算而頭疼,尤其是在對人解說的時候。
「這些數據你是怎麼得出來的?」孫元問。
「自然是實驗了許多次得出來的,每次實驗個結果我都會進行測量,並記錄在案,通過數據對比,最後再決定火箭的長度直徑和重量。」沃爾夫回答說:「只有實驗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
孫元:「恩,你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