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重器 第467章地中海風雲二十四
八月的奈洛比,秋高氣爽,風和日麗。
因「新月島會議」而被全世界關注的納瓦沙湖,隨著會議的結束,也漸漸回復了它原有的寧靜祥和。
充滿了原木清香的新月樓一樓大堂中,穿著打扮得像個居家好男人的程功,兩眼輕合,老神在在地端著在中央主座,安靜地聽著堂下分列兩排座位上坐著的陳訓恩、戴雨濃、蔣方震、陳厚甫、孫佐民、卡納里斯、高志航、沈叔逸、顧維君等東華帝**政要員一一作例行述職。
「……帝國戰時經濟的迅展和優勢地位之所以能持續保持,主要得益於皇室對帝國經濟的干預。」內閣總理陳訓恩神情鄭重嚴肅地侃侃說道:
「帝國皇室對經濟的干預並不是表現在採取工業國有化的形式,而是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對資本的再生產進行干預。其主要特點是不斷地依靠增加帝國國家財政預算中的財政支出,依靠軍事定貨和對壟斷組織甚至中小私營企業實行優惠稅率來刺激生產,增加社會固定資本投資。
雖然帝國沒有在戰時實行工業國有化,帝國的經濟體制依然保持著較大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帝國政府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帝國對信息產業的投資,從1938年至1942年6月共計投入156億亞元,對航空工業的投資,從1938年開始每年投入5o多億亞元。
內閣積極響應聖上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號召,所有制定並推行的政策都符合戰時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學技術的蓬勃展對帝國的經濟繁榮有著直接作用。
然而,對科技術產業部門的投資風險高,因此帝國政府主動出面承擔起這對這些部門的投資任務。為了維持帝國對外高出口水平,帝國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被援助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某些帝國產品的出口實施補貼。
在『援外』項目下提供的出口在帝國出口比重中,194o年占46,1941年占3o,今年預計將占25。此外,帝國政府還通過在全國範圍內建立科研和教育網點,推行社會保障政策,在緩和國內階級矛盾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力的展。
目前,帝國的工業生產以年增長2o的率進行遞增。截止今年6月底,帝國擁有全世界煤產量的25,原油產量的35,鋼產量的25,汽車產量的5o。農產品比1938年增長了三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8.2個人。
原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和奈及利亞十個世界級大油田的開,確立了帝國在非洲的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等新興產業的布局和展。但是,以英國和德國為的歐洲國家對中東油田和利比亞油田虎視耽耽,內閣分析,石油很可能會引歐洲國家與非盟之間的戰爭。」
聽到內閣總理提及沙烏地阿拉伯、利比亞和奈及利亞的新油田,程功緩緩睜開眼瞼。
非洲的石油儲量過156億噸。主要分布在北非和西亞幾內亞灣地區,在後世號稱是第二個波斯灣。
這年頭,要想讓近兩億非洲人民迅擺脫貧窮落後的現狀,展石油工業和石油化工產業,並以此來帶動輕工業和日化產業,是程功經過反覆思考後確立的非洲經濟展戰略方針。
擁有世界最強大武裝力量的程大皇帝,壓根就不用擔心非洲石油資源的現和開採,會引來歐美資本主義強盜的巧取豪奪。
相反,程功的目的是想利用非洲的石油資源,引一場非盟與歐洲的石油戰爭,並以此為契機,更進一步確立非盟對東華帝國的依賴。
海量的石油資源,占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黃金儲量,足以確保亞元取代英鎊和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國際貨幣結算單位。
現代戰爭打的其實就是錢!
東華帝國擁有世界第一的軍事科技和民用科技,擁有世界第一的國家財富,現在打算帶著非盟這個小弟開建設大非洲,不管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不敢對東華帝國在沙特、利比亞和奈及利亞現的十個世界級大油國有染指之心。
可以說,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十個大油田每天不低於1oo萬桶原油的高產量,才使得非盟旗下的基礎設備建設和初級工業化建設從來無需為資金愁。
有了東華帝國源源不斷的石油出口,德國現在根本不用為石油資源操心。
「德國人你們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