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謀天下 第784章 青城山
大筆趣小說網 www.dabiqu.com
東漢漢安二年,張天師張道陵來到青城山結廬傳道,創立了本土的真正宗教:道教。
同時也使得青城山成了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而此時的青城山上,已經是道觀遍布,甚至每一座山峰上,都能夠找到一座座道觀跟虔誠的信徒,所有遍布在青城山的道觀,有的是以傳經布道為主,有的則是傳授武藝為主。
遊俠在大唐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民間團體力量,他們行蹤隱蔽、飄忽不定、神秘莫測,時不時便會挺身而出做一些劫富濟貧、打抱不平,而後讓滿城百姓齊聲叫好的事情。
他們不在乎這件事情的對與錯,是否違反了大唐律例,在他們眼裡,只要是富家商賈跟普通百姓有了矛盾,那麼必然是富家商賈的錯。
所以遊俠在大唐很是興盛,他們願意幹著一些大唐捕快沒辦法幹的事情,他們願意不受約束,但卻喜歡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為天下冤屈之人鳴不平。
久而久之,遊俠之風在大唐便越來越盛起,青城山的道觀,在結合了外來武術的融合後,便開始開館授徒,傳經布道。
青城山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如城郭,站在大唐上清宮向下俯視,便像是左右前三個方向齊齊向主峰靠攏一般。
所以常道觀作為大唐「政府」出資建造的道觀,變成了青城山上第一道觀。
曲徑通幽、小橋流水、峰巒重疊,整個青城山用一個「幽」字便可概括,加上一年四季任何時候的氣溫都很宜人,所以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人要麼是為修身養性而來,要麼是為練武強身而來。
一路前往主峰方向而去,並未向後世那般有著諸多的景點,雖然道觀密布,但此時期的人們顯然更喜歡貼合青城山的幽字,所以選擇建造道觀的地方,往往都會選擇在幽靜的半山腰,或者是山林較為稠密的地方,從而在建築商就達到自然結合的境地。
權善才與蘇宏暉已經是氣喘吁吁,但反觀李弘以及他身後的兩名太監,包括更靠後的一百名親衛,都像是剛剛開始登山一樣,一點兒也不覺得吃力。
行人絡繹不絕的山路上,大部分的遊人都已經被前方開道的另外一百名親衛隊,支到了其他山路上。
而在山下,權善才與蘇宏暉準備的太子儀仗等,李弘一概沒有讓其上山,所以整體來看,整個山腳下要比李弘如今所在的地方熱鬧的多。
常道觀的袁客師自是不必說,除了李弘之外,沒有人不知道,他乃是大名鼎鼎的袁天師之子。
而在袁客師的身後,李諺就極少為外人知道了,加上本性喜歡低調,向來一直是待在前隋大業年間,為張道陵所建建的天師洞內,所以極少有人知道他便是李淳風之子。
李弘一路行來,依然是輕輕悠閒,看著已經爬到頭頂的太陽,在袁客師與李諺見禮後,揮揮手便跟著往常道觀內的上清宮走去。
既然是道家,那麼李弘無論如何也是需要祭拜的,畢竟可是有著大唐皇室給的唐聖祖的廟號,所以進上清宮而不拜,回去之後,李弘少不了被李治指責為大逆不道、不忠不孝。
「孫思邈、袁天罡、李淳風,都相繼來此修行過,雖然如今……。」李弘走出上清宮,打量著四周翠綠宜人的美景,繼續說道:「好像如果跋山涉水的話,孫思邈他們所在的終南山,離此遠嗎?」
視線里除了綿延翠綠的山脈,便看不見其他,只是在往東望去時,能夠看到兩條水帶泛著光澤在遠處。
「殿下您初次來此,怕是還不知道青城山除了景色幽靜、道觀遍布外,道家還藏有另外一大特色吧?」袁客師含笑跟在李弘身後半步處,淡淡的說道。
而他,便是那日在都江堰與狄仁傑相遇之人,也是因為他,狄仁傑自昨日便已經悄悄進入到了常道觀身後的天師洞內。
「不知道,說說還有什麼特色?」李弘看著一直在旁邊擦汗,但耳朵卻是一直豎的老高,傾聽著他們談話的權善才與蘇宏暉二人。
「長生宴。」袁客師淡淡的說出了三個字,但見李弘沒反應外,便繼續說道:「相傳譙秀作《蜀記》載有蜀八仙,而長生宴的開創者便是其中之一的范長生。當年他在青城山建造范氏莊園,修煉長生久視之術,采山之精、水之靈、珍林香草之花寶,巧妙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