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21章李克用
更新:11-18 04:16 作者:朝月清風 分類:軍事小說
記得在兩年前、880年11月的一天,秋風瑟瑟、寒氣襲人。※,鄭畋在駱谷道旁,目送聖駕往興元而去,一直到看不見人影,才迴轉鳳翔城內。
大約過了半月有餘,從長安傳來黃巢稱帝、建立大齊政權的消息。隨後,黃巢派來招降鄭畋的使臣也帶著委任狀到了鳳翔。鄭畋召集所部將佐開會,說了好些個「抵禦誘降、勉力拒賊,」的話。可眾將佐卻說:「黃巢的勢力正旺,我們需忍耐、再忍耐。到我政府軍力占壓倒優勢之時,便是收復京城之日。」
鄭畋說:「如此說來,你們是想勸我向巢賊稱臣囉?當年張巡在睢陽,以區區數千之卒,阻叛軍十萬餘眾。守一城而捍天下,遂使我大唐東南財源免遭戰火。今日聖駕幸蜀,鳳翔城已成保衛天子行在的首要屏障。頭可斷、血可流,鳳翔不可丟!哪怕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要堅守到底!」
說完這段話,鄭畋因氣急胸悶而昏倒在地。警衛人員抬著他到室內安歇,灌了些湯藥。他從中午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方醒,過了一會兒,忽聞鼓樂之聲。鄭畋聽到這雄渾、激昂的旋律,只覺得周身的血液在沸騰。這首曲子他太熟悉了,不由得脫口而出:「這是《秦王破陣樂》好不好!」
沒錯,這正是唐朝三百年有著國歌稱號、享譽世界的《秦王破陣樂》!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唐僧去西天取經時,天竺(古印度)戒日王曾對唐僧說:「你們大唐有一首聞名遐邇的曲子,叫《秦王破陣樂》。我只聽說秦王是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對他的平生知之甚少。你能否告知一二?」
唐僧告訴他說:「秦王是唐太宗皇帝登基前的封號……」(馬上回來)
鄭畋忙對警衛人員說:「今天何故奏此樂?快去查看一下。」
警衛員回來說:「報告鄭使相,今天監軍袁敬柔設宴招待黃巢的使臣。眾幕僚、將佐均在座。席間,監軍命樂隊奏《秦王破陣樂》曲,將士們聽了皆失聲痛哭。」(黃巢的使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腦,不知道這些人因何而哭。)
「是嗎?哈哈!我大唐人心尚在,人心尚在。賊寇的末日快到了!」鄭畋興奮至極,他當即拔出短劍刺向自己的一個手指,用血寫下了奏表,派遣親信抄近路送往成都的天子行在。
接著,鄭畋召集眾將佐開會。目的主要是洗腦。向他們灌輸「禮義廉恥」、「忠君報國」之類的儒家思想。讓他們明白什麼是順?什麼是逆?聽了他一番高談闊論,所有的將佐士卒無不為之動容。鄭畋又一次刺破了手指,與眾將佐刺血為盟,表達了誓滅賊寇、收復長安的決心。
會議結束後,鄭畋派兵逮捕了黃巢的使臣,悉數斬首。然後,一方面發布檄文,號召天下藩鎮合併討賊。另一方面,動員全城軍民構築城塹、修繕器械、訓練士卒。戰備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檄文發出,立竿見影,各藩鎮爭相發兵響應。比如:以前有數萬神策軍分布於關中諸道,聽說天子到西川去了。正茫茫不知所措,見了檄文全匯聚到了鳳翔。鄭畋拿出一部分國有和私有財產分發給他們,以籠絡軍心。又比如:奉天鎮使齊克儉遣使至鳳翔。請求在鄭畋的領導下效力。
中和二年(882)四月,成都天子行在。李儇接到了鄭畋血寫的奏表。不勝感慨:有如此忠良之臣,乃天不滅唐也!當天李儇召開了中央高層會議。已經有朋友猜到了:會議內容肯定是封官許願。確實如此,會議做出了以下幾項決定:
一、以王鐸兼中書令,充諸道行營都統(他毛遂自薦,代替高駢的職務。)權知(代替)義成節度使。聽(由)王鐸自辟(自行選擇)將佐。以太子少師崔安潛為副都統。
二、以鄭畋為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在給他的詔書中寫著:「凡蕃漢將士,赴難有功者,並聽以墨敕除官。」這句話的意思是:對所有破賊有功的蕃漢將士,有權授予官職,不必請示中央。——這權力夠大的!
三、鑑於前夏綏節度使諸葛爽,自河陽奉降表,復歸朝廷。李儇說了:諸葛爽知錯就改,還是一個好同志嘛。於是會議決定,任命他為河陽節度使。
四、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党項人)積極主動與鹿延接度使李孝昌在鹿洲同盟討賊,精神可嘉,特此擢升拓跋思恭為權知夏綏節度使,以資鼓勵。
五、由鄭畋提名,特任命涇源節度使程宗楚為副都統。任命前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