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118章大周王朝
更新:01-27 15:54 作者:朝月清風 分類:軍事小說
這個機會來得並不偶然。宋軍在一個多月內就消滅了荊、湖南兩個政權,引起了後蜀君臣的一片恐慌。其後不久,後蜀宰相李昊就對孟昶獻策道:「臣觀宋朝開國之運,有別於漢、周。一統天下,就在宋朝了。陛下當早日與宋通好,盡職貢獻,或可保全蜀國。」
孟昶聽完覺得很有道理,正想派遣使者去汴梁通好,不想樞密使王昭遠卻阻止道:「蜀國山河險峻,地大力強,又何必示弱於人?」
對通好之事堅決反對。孟昶本人沒什麼主意,又非常相信王昭遠,於是作罷。又過了幾個月的時間,趙匡胤已經開始籌備伐蜀事宜了,轉任華州團練使張暉為鳳州團練使,命他在鳳州練兵,並順便搜集蜀國山川地勢、兵力部署等重要情報。張暉也不辱使命,到任之後全力以赴,認真工作,很出色地完成了趙匡胤的囑託,「盡得其山川險要」,並以密疏獻進取之計,為此還遭到了趙匡胤的表揚。
這件事傳到蜀國後,有人對王昭遠說道:「公身膺大位,卻素無戰功,何以平息時論?不如遣使太原,令其發兵南下,我自子午谷出兵應之,使中原表里受敵,事成則關右之地可撫而有之。」王昭遠本身沒有任何的軍事才能,不過自我感覺卻是相當得良好,總認為自己既然生到了蜀國,那肯定就是諸葛亮一樣的人物,所以也有心學諸葛亮北伐中原。聽完之後就立刻向蜀主孟昶進言,叫他修書太原,約北漢一道出兵攻打中原。
孟昶對王昭遠的相信近乎於迷信的程度,聽完之後也不考慮後果,立即修書一封,命趙彥韜為密使,送往太原。可是趙彥韜等人已對蜀國的前途徹底灰心了,所以出境之後,根本就沒去北漢。而是直接將信送到了趙匡胤手裡。此時趙匡胤正為找不到伐蜀的藉口而憂心不已,孟昶的這封書信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一個月後,趙匡胤就正式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都部署,以武信節度使崔彥進、寧江節度使劉光義為副都部署。樞密副使王仁贍、樞密承旨曹彬為都監,率六萬大軍,誓師西征。
宋軍此次伐蜀,兵分兩路。一路由王全斌、崔彥進率領,自鳳州(今陝西鳳縣)向蜀國進發。另一路則由劉全義、曹彬率領。自歸州(今湖北秭歸)溯江而上,沿水路向蜀國進發。
宋軍西征的消息傳到了蜀國,蜀主孟昶立即將王昭遠任命為西南行營都統,並以趙崇韜為都監,韓保正為招討使,李進為副招討使,率兵拒戰。王昭遠接過帥印之後,非常振奮,認為這正是一個大顯身手的良機。
出征那日,孟昶命宰相李昊為他設宴送行。王昭遠志得意滿,頻頻舉杯,起身時已經醉了,遂把臂對李昊說道:「吾此行何止克敵,當領此大軍,取中原如反掌耳!」李昊默默無言,目送王昭遠離去。
與王昭遠一樣,趙匡胤對此戰也是信心百倍,出征前就在汴水之濱建房舍五百餘間,準備滅蜀之後就將孟昶遷到汴梁居住。雙方都是志在必得。不知誰又能笑到最後
當年十二月,王全斌率宋軍攻入蜀國境內。蜀軍因多年不習征戰,根本就抵擋不住,被王全斌率軍一戰攻克興州(今陝西略陽)。破蜀軍七千多人,繳獲糧草四十萬斛。隨後,王全斌又連克石圌、魚關、白水閣等二十餘座營寨,連戰連捷,所向披靡。
此時,後蜀招討使韓保正也已經率軍趕到。聽說興州已被宋軍攻克後,不敢再戰,立即撤軍退保西縣(今甘肅隴西)。王全斌聞訊後立即命馬軍都指揮使史延德率部進擊。
史延德這一部本是宋軍的先頭部隊,在人數上要遠遠少於蜀軍,然而韓保正卻不敢迎戰,只是命手下數萬軍隊,依山背城,結陣自固,一副找打模樣。
史延德一眼望去就知道蜀軍膽怯了,立即傳令進擊,轉眼間就將蜀軍殺得大敗,臨陣生擒韓保正及其副將李進,繳獲軍糧三十餘萬斛,餘眾則被宋軍一路追殺,只得燒絕棧道,退保葭萌關(今四川昭化南)。
與此同時,劉光義所率的宋軍也於水路取得重大勝利,連破松木、三會、巫山等寨,斬殺蜀軍五千餘人,生擒後蜀戰棹都指揮使袁德宏等一千二百餘人,奪戰艦二百餘艘,隨後率軍攻破夔州,於白帝城西紮下營寨。
後蜀寧江節度使高彥儔見宋軍來勢兇猛,知道難以力敵,便對監軍武守謙說道:「北軍涉險遠來,利在速戰,我軍應堅壁自守。」
不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