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 第二十七章【史論】_頁2
更新:08-07 21:53 作者:朝月清風 分類:軍事小說
名將來護兒從水路在平壤附近登陸,輕敵冒進,全軍覆沒。
大業九年第二次東征,行將攻克平壤之際,負責後勤的楊玄感叛變攻打洛陽,隋煬帝被迫回軍;大業十年第三次東征,來護兒率軍攻入高麗腹地,高麗王高元驚恐請降。
三次東征是在全國民變洶洶的態勢下發動的,「四十八家煙塵」,從此局勢一發不可收,國勢急轉直下。高麗降服第二年(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再次北巡,遭突厥可汗十萬騎兵圍攻。
雁門郡共有四十一座城,淪陷三十九座。在圍困中,隋煬帝向官兵許諾加官進爵,但是回到都城後卻食言失信,自此將士離心。大業十二年新年,無復萬邦來朝的盛況,甚至國內各郡的朝集使也有二十郡沒來。
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政治美學家」一旦受到重擊,他的雄心和想像力迅速全部崩潰。
眾臣勸諫他堅守長安或者洛陽,局勢未嘗不可挽回,但隋煬帝卻連誅數人,執意要向江南溫柔鄉尋找一點昔日的榮耀。大業十二年他第三度下揚州,從此沒有回到北方,直至大業十四年兵變被殺。
檢點隋煬帝經歷豐富的一生,既參加了解放南方的戰爭,又指揮了西征和北征的戰爭;既營造了新都,挖掘了運河,又修築了長城;既遊覽了江南風景,又領略了北國風光。
南征北戰,世紀大工程,南水北調,國際性都市,世界博覽會,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就被隋煬帝在十年內玩了個遍,這些今日也激動人心的豐功偉績,只不過是這位大玩家玩剩下的。
可惜的是,這些仍然不能使他跨入偉大帝王的行列。從第一次下揚州時,造龍船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縴夫八萬,舳艫相接二百里,十萬步兵二十萬騎兵羽翼兩岸的這般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龜縮揚州,對蕭後說「我這顆上好的頭顱不知道誰來砍它」的淒涼時日,足為後世以想像力治國的「政治美學家」借鑑。
隋煬帝是隋朝第二個皇帝,年號大業。看看這個年號,我們可以看出隋煬帝的雄心壯志,那就是建立千秋大業。
事實上隋煬帝正是這樣做的。早在繼位之前,隋煬帝就率軍滅陳,統一中國南北,結束了中國幾百年的分裂。繼位之後,隋煬帝更是以建立千秋大業為己任。
隋煬帝在位只有短短的13年,卻做了許多皇帝要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都做不了的大事:開鑿運河隋煬帝開鑿南北大運河與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一樣,是名垂千古的偉大工業。
自運河開通之後,中國大地可是真的緊密連在一起了,通長江,跨淮河,過黃河,中國的南方和北方自此融為一體,不但溝通了南北的經濟,更重要的是對中國統一疆土的貢獻,中國現在沒有成為以長江為界或以黃河為界的幾個國家,運河可謂功不可沒。
&擊林邑(今越南北部)隋煬帝對林邑的用兵,是隋朝開疆拓土、鞏固邊防的戰略策略的具體體現,其直接的結果是使隋朝的勢力範圍在南部沿海疆域向前延伸了許多,甚至已經超出了傳統的以日南郡南端構成的疆域界限。
&拓流求(台灣)隋代對流求的開拓,是繼孫吳之後的又一次重要的拓邊鞏固國防的行為,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於進一步加強了流求與大陸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聯繫。直到今天,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歷史可以作證。
征服吐谷渾隋煬帝征服吐谷渾,並設置「新四郡」(區別於漢武帝設置的「河西四郡「),使青海和新疆部分統一於中國,進一步擴大了中國的疆域。
三征高麗,經略東北隋煬帝三征高麗是隋煬帝最悲劇的事情,也是最招惹人罵的事情。
為了征服高麗,隋煬帝每次都動用上百萬的軍隊和民夫,卻無果而終,反而換來百姓的大規模起義,最終失去江山。老百姓吃了苦,隋煬帝挨了罵,隋煬帝的憾事,中國歷史的憾事。
剛開始知道某些韓國人嚷著說要收復故土—中國的東北,還覺得納悶,翻開歷史地圖冊,才發現朝鮮的老祖宗高麗曾經占據過我們的東北,但那高麗也不過是從原來的中國領土分裂形成的地方政權,就像南北朝和十六國。
可惜,隋煬帝雖統一了遼東,卻沒把朝鮮半島拿回來,以至於後來的唐朝雖然征服了高麗收復了半島,但卻因為分裂出去的時間太久而無法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分久必失,歷史經驗值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