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貴公子 第二百八十章:政通人和
更新:09-15 20:23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分類:軍事小說
「其實……」
陳正泰看了李世民一眼,接著道:「這畫像,其實也是上情下達的一種,想要做到上情下達,單憑書吏們下鄉,還是沒辦法做到的,因為時間久了,總能有辦法逃避。」
「嗯?」李世民瞥了陳正泰一眼,有點意想不到。
他還只以為,陳正泰弄這聖像,單純只是為了討自己的歡心呢。
當然,李世民自是心花怒放的,想想看,這歷朝歷代的帝王,誰能如朕一般呢?
可開心歸開心,但是陳正泰的本意,他原本猜測只是單純的討好,當然,若是別人做這樣的事,李世民這樣絕頂聰明的人,只會覺得此人溜須拍馬過甚。
可偏偏辦這事的乃是自己的弟子,那麼……只能說明是他這弟子對自己這個恩師,感恩戴德了。
其實這就是智子疑鄰,兒子和徒弟做一件事,叫孝順,別人去做,反而可能要懷疑其用心了。
可聽到陳正泰說這聖像背後,也有其考慮,李世民便不禁打起精神,就忍不住問道:「何故?」
陳正泰道:「百姓們為何畏懼小吏?其根本緣由就是他們沒見過多少世面,一個尋常百姓,一輩子可能連自己的縣令都見不到,真正能和他們打交道的,不過是吏和里長而已。」
「這二者在陛下的眼裡,可能不起眼,可到了百姓們的跟前,他們所代表的就是陛下和朝廷。要破除這種心理,這聖像在此,若能讓人日夜瞻仰,百姓們方才知道,這天底下無論有什麼冤屈,這世上終還有人為他們做主的。」
陳正泰頓了頓,接著道:「這其實涉及到的,就是心理問題,就如讀史一樣,史書之中那些千古風流人物,人們看的多了,便不免會對從前的人物,產生輕視。」
「譬如廖化,人們提起廖化時,總覺得此人不過是三國之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可實際上,他卻是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并州刺史,封中鄉侯,可謂是位極人臣,當時的人,聽了他的大名,一定對他生出敬畏。可若是翻閱史書,卻又發現,此人何其的渺小,甚至有人對他調侃。這是因為,廖化在眾多如雷貫耳的人面前顯得渺小罷了。今日有恩師聖像,百姓們見得多了,自然倚賴陛下聖裁,而不會隨意被官吏們擺布。」
「看上去,這樣做似乎有些不妥當,若是民不畏吏,朝廷如何治民?可細細思來,若是人人畏吏,則在人們的心裡,這吏豈不是成了能決定他們生死的皇帝嗎?百姓們的生死榮辱都維繫在了區區小吏身上,那麼當人們對官吏滋生怨恨時,最終,他們怨恨的還是恩師啊。破除了這心魔,未必是壞事。」
李世民也不知好壞,不過細細回味陳正泰的這番話,也感覺有幾分道理。
至少在這宋村里,他所見所聞,比在其他地方平和得多。
李世民隨即跪坐下,這漢子的家裡依舊是家徒四壁,不過看著一塵不染的樣子,收拾得很好,便是地上稻草鋪的坐墊,似乎也沒什麼難掩的異味。
過一會兒,那漢子就回來了,又朝李世民行禮。
李世民笑道:「不必多禮,倒是你這盛情,讓人叨擾了。」
「哪裡的話。」漢子正色道:「有客來,吃頓便飯,這是應當的。你們巡查也辛苦,且這一次,若不是縣裡派了人來給我們收割,還真不知如何是好。再者說了,縣裡的未來一些年都不收我們的錢糧,地又換了,其實……朝廷的口分田和永業田,足夠我們耕種,且能養活自己,甚至還有一些餘糧呢,譬如我家,就有六十多畝地,只要不是當初那般,分到十數里外,怎麼可能挨餓?一家也不過幾張嘴而已,吃不完的。現在縣吏還說,明歲的時候還要推廣新的糧種,叫什麼土豆,家裡拿幾畝地來種植試試,說是很高產。這樣一來,哪裡有吃不飽的道理?」
頓了頓,漢子又道:「不只如此,都督府還為咱們的餘糧做了打算,說是將來……大家糧食夠了,吃不完,可不糟糕嗎?因而……一方面,說是希望拿出一些地來種植桑麻,到時縣裡會想辦法,和揚州新建的一些紡織作坊一起來收購咱們手裡的桑麻,用於紡織成布。另一方面,還要給我們引入一些雞子和豬種,有了餘下的粗糧,就可用於養雞和養豬。」
說到此處,漢子露出了笑容,接著道:「那文告裡可都是寫著的,明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