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更新:02-27 00:41 作者:素布可奈 分類:軍事小說
李之點頭,「《增廣賢文》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同時,也強調人之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原則。雖以道家思想為主,但對儒家說教並不排斥。文中強調了讀書之重要、孝義之可貴,這些觀點體現了正統儒家精神,與全書所瀰漫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於這種龐雜,不同思想之人,均可以中看到自己認可格言,使之具有廣泛代表性。」
那人頷首給予肯定,「我也聽聞《增廣賢文》以有韻諺語,與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勤勞樸實、吃苦耐勞優良傳統。我認為將之視為寶貴精神財富沒有任何問題!」
俞太尉未置可否,而是望向李之:「李先生,可否念誦其中幾句,也好令我等提前了解一下?」
儘管他極想幫助李之,但也要注重所著之物之嚴謹性與傳播性,更不能夾雜政事涉及。
「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皆是些關於社會、人生方面內容,經過人世滄桑、千錘百鍊,成為警世喻人之格言。再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樂不可極,樂極生悲』等;一些諺語、俗語總結了千百年來人們同自然鬥爭經驗,成為簡明生動哲理式科學知識,如『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等。」
「這就成了,由諺語、俗語所集匯,又涉三道之精粹,正向引導、反向警示兼而有之,其意義已經極為要甚,必會引來眾相關注。我們有這個著作拿出來,足以稱得上鴻圖開業巨作了!」那名老者欣喜道。
李之補充,「這可並非我個人著作,而是借用了無數名家言辭與民間諺俚之語,而且個人認知有限,需要各位予以補齊修繕,就已經為聖賢講堂集體智慧之結晶,可萬萬不可單署名號!」
「那樣豈不是過於委屈與你了?」俞太尉笑了。
「哪裡有甚委屈可言,我本來就是種積攢他人詞彙舉動,目的也僅出於民間學堂普及,可沒有半點功利性心理作祟!再說了,盜用他人之言辭可不是個良好名聲,可不敢拾人牙慧而助於己名,教育後代乃我文人墨士理當之責,萬萬不能籍此留名!」
眾人紛紛點頭,他所講無疑是在奉行文人予以世人教化之當責,通俗點說,就是在編著一部教學講義而已,署不署名謂還真是無有必要。
但這等著作簽署上聖賢講堂大名就是例外一回事了,往大里講,是在幫著朝廷成就教養後代責任,往小里講,是在為聖賢講堂樹立聲威。
於是,到場所有人,對李之好感飆升,而且是因發乎由心的敬佩所渲染,也使得他轉眼間,就被翰林書院一系正式接納了。
接下來,隨著李之一字一句緩緩道來,眾人面上笑意也越發轉至凝重,因為通篇文字從表面上聽似乎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不難發現有其內在極強邏輯。
全文對人性認識以「性本惡」為前提,以冷峻目光洞察社會人生、親情被金錢污染,就如「貧居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其中也同時告誡,友情只是一句謊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或點明尊卑由金錢來決定之時世弊端,「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進而揭露法律與正義為金錢所操縱,「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也有人性被利益扭曲只描繪,「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世故導致人心叵測經典點睛詞彙,「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以及人言善惡難辯警訓教言,「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等等。
其中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儒釋道各家經典,從廣義上來說,它是雅俗共賞的「經」之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通過讀《增廣》,同樣能領會到經文思想觀念,與人生智慧。
幾乎每一字一句都富含古人智慧,與民間識人辨物認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