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第八十九章 放話

更新:09-05 21:42 作者:鯊魚禪師 分類:軍事小說

    帝國想要維持舊時代的穩定模型,小農規模肯定要大。只是貞觀朝歷經數變,核心區的小農已經被大量「滅絕」。形式上有區別,結果卻是相同的。

    若非不能通過暴力來維持小農經濟,圍繞在皇權周圍的統治階層,也不至於會衍生出各種「皇莊」「新莊」以百工作坊。

    「稼穡令」這種皇帝私人欽定的皇家農莊大管家,其存在本身就是對皇權的嘲諷。

    對付暴力的最好手段就是暴力本身,先進的暴力可以抑制甚至是碾壓落後的暴力,長期來看總有一方會滅亡,但短期內的動態平衡,可能會持續五十年一百年甚至兩百年也說不定。

    在這種動態平衡之下,就有社會中的「人力資源」,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一個不懂節氣時令、農具使用、農政理解的農民,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農民。

    崔氏「餘孽」幹得事情,正如孫伏伽說的那樣,是幹了別家想干而不敢幹的。

    「人力資源」經過十幾二十年的培養,純粹的勞力已經不能夠滿足更高的經營產出。這個時代,需要「勞動力」,而全國唯一算得上「勞動力」蓄水池的地方,只有武漢而已。

    現如今,哪怕是山大王爭地盤,流竄在各個貧困縣城之間,也許面對新式的警察,就得掌握新式的流竄技術。

    可能要看得懂時間,更要看得懂地圖,說不定還要會說幾句標準官話或者地方方言。

    「使君,刑部已經接手了。」

    「嗯。」

    張德點點頭,刑部接手本來就是應有之意。崔氏「餘孽」怎麼說也能拷打點東西出來,當然這年頭也不至於有什麼能威脅皇家正統的東西,無非是撈點好處。或許十八學士哪家念舊情,就琢磨著把清河崔氏的藏書給弄點出來。

    總之,適逢其會的一場小小「狂歡」。

    於老張而言,這就不是個事兒,還不如蘇州的陸德明過百歲生日來得讓他上心。

    地方大案一旦掀起來,中央就順勢搞點事情,多少總歸要殺些肥豬。沒後台的就自認倒霉,有後台的先行通氣打招呼,至於中央搞到什麼程度算滿意,純粹是領會精神。

    「連這些武漢流氓都能打主意,他們怎麼不來武漢直接擄掠呢?」


    冷嘲的張德喝著茶,幕僚們一臉凝重,半晌,有人道:「使君,可要增派人手巡查?」

    「不必。」

    張德擺擺手,「但有人販子到武漢地頭,只要證據確鑿,買賣雙方盡數流放。說句不好聽的,躲到天涯海角躲到皇宮也要揪出來。」

    「……」

    「……」

    一群幕僚不敢接話,只好假裝看文件。

    這幾日洛陽的老鐵過來諮詢了好幾回,還是籌辦中央學堂的事情。不過這一回和禮部、國子監都沒什麼關係,是「二聖」準備自己搞的項目。

    早先就有了眉目,但只是搭了框架,這光景連崔氏「餘孽」都只要想轍,便是刺激到了長孫皇后。

    不能人才培養自帶體系,終究是無用的。

    皇帝要什麼樣的技術要什麼樣的人,武漢這裡從來都是給給給,你敢要我就敢給。前幾年還有英傑覺得武漢這是自尋死路自掘墳墓,結果現在卻發現,這他媽就是個坑。

    固然人才重要,可朝廷也得有那麼多位子來給人坐啊。今天給了縣令,一個個縣令上去了,搞得還挺好,一看,全是武漢來的。明天給了稼穡令,一個個稼穡令開工了,效益不錯,最終一看,還是武漢來的。

    一年兩年還好,時間一久,中央開始出現了「冗官」。坐地戶和外來戶開始「內耗」,情不自禁的事情,餅子就那麼大,還是武漢賞的。

    反觀武漢,「小」是「小」了點,但因為體系迥異,「冗官」這種事情根本不存在,想要「冗官」,最少也是人口超過一千萬……

    制度建設的特點就在這裡,舊時代的體系,天然不能夠適應這種變化。

    用非法穿越之前的一句話來概括:落後的生產關係不能夠適應先進的生產力。

    大抵上,就是如此。

    一個工程師在武漢是工程師,在洛陽就是個技工,可能還是地位相對低下的技工。一個在武漢做預算的小哥哥,跑洛陽可能也就是



第八十九章 放話  
相關:  戰國萬人敵  貞觀三百年    詭三國  重啟全盛時代  四重分裂  萬古天帝  
下面更火
搜"唐朝工科生"
360搜"唐朝工科生"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