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崇禎 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

更新:01-08 13:35 作者:崛起的石頭 分類:軍事小說

    大軍進攻受阻,其實這也在崇禎的意料之內。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畢竟山海關不是一般的城池,若是這麼容易就能攻得下來,那也不會讓韃子打得頭破血流也進不來了。

    歷史上的清軍,就沒有一次是正兒八經攻破山海關,要麼是從蒙古繞進來,要麼就是被吳三桂給放進來的,這次也是一樣。

    這恰巧說明了,其實什麼「衝冠一怒為紅顏」都是虛與委蛇之詞罷了,真正有些見識的人,都不會被區區一個女人左右了方向。

    莫說吳三桂,就是唐通和白廣恩,都不會因為一個女人搞什麼衝冠一怒,這根本是說起來好說但不好聽的事兒。

    大軍數次進攻造成的傷亡雖然被崇禎皇帝下旨嚴密封鎖,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知怎地,還是傳出去一些消息。

    各鎮兵士近年以來連戰連捷,雖然都有求戰、求功之心,但大軍被擋在山海關前面傷亡不小,軍心立刻是有些浮動,就連將官們也不能平靜下來。

    眼下這種情況,張世澤也是一個頭兩個大,顯然已經不再是他能掌控的範圍,畢竟三軍將帥這麼多,就算他是堂堂英國公,那也不能做到一句話服眾的程度。

    威望這玩意是要靠戰功和敵軍人頭數量來累積的,張世澤組建新軍以後,多半是留在京城安頓後方,這次是頭一回出來指揮戰鬥。

    真要說起威望,靖南伯黃得功要比他這個英國公強得多,畢竟是戰功卓著之人,另外一個能令三軍懾服的,便是高傑。

    萬曆朝素有「東南戚繼光,東北李成梁」的說法,時下到了崇禎二十年,另一種類似的說法也開始有些風聞傳出。

    高傑和黃得功的大名,就算遠在四川的秦良玉都已是有所耳聞,這位年邁的巾幗名將,談及高英吾和黃虎山名號時,也是豎起大拇指接連稱讚不已的。

    時下能迅速穩定軍心的,除了高傑、黃得功和督師陳奇瑜以外,也就只剩下那位御駕親征的皇帝爺了。

    崇禎皇帝為了應對有些亂跡的軍心狀況和不斷攀升的傷亡比例,下旨召集各鎮軍將來到大帳,親自主持了一次軍議。

    對於時下的狀況,東征的始作俑者崇禎皇帝心中非常清楚,明軍這些士氣完全是靠一口氣,什麼氣,那就是自己這個皇帝帶領他們毫無敗績的戰績。


    尋常小敗倒還不影響大局,可若是這麼重要的戰役失敗了,無異於皇帝被打臉,明軍上下都會顏面無光,士氣也就更是無從談起。

    所以,這場仗無論如何,崇禎皇帝也要讓自己打贏,不然這三年來的努力,很有可能會付諸東流。

    自己謀劃出來收復山海關,繼而以此為跳板收復遼左的事業,也極有可能會因此夭折,甚至造成甲申年同樣的結局。

    說起來崇禎也是心累的很,自打穿越過來以後,皇帝的好處沒享受到多少,紛至沓來的全都是各種各樣的破事。

    這時候大明畢竟爛到了骨子裡,想一蹴而就不可能,但自己倒可能一不小心就混個一敗塗地。

    這皇帝當的,簡直是太心累了。

    軍議持續的時間不短,足有快兩個時辰,主要沒說什麼大體上的計策變動,崇禎皇帝頭一次輪著袖子上陣指揮,給各部劃定了明確的攻擊方向。

    雖說這一路上明軍連戰連捷,但是如此強勁的勢頭卻依舊在山海主關城碰了壁。

    崇禎皇帝是上帝視角看事,又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下子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張世澤指揮的明軍,大體上乍一看像是所向披靡,但實際上卻犯了和李闖北征同樣的錯誤。

    這種錯誤在大勢上很容易被忽略,緊要關頭不及時糾正,便會成為兵敗如山倒的關鍵因素。

    甲申年的時候,李自成率領號稱百萬的大順軍揮師北上,沿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唯獨在小小的寧武關被擋住大半年之久。

    為何?原因自是他們沒有根本上的目的,完全是在瞎打一氣。

    這一點從歷史上李自成山海關失敗之後便暮氣難振便能看得出來,眼下的明軍正是在走當時大順軍的老路。

    若是真正的開朝之師,怎麼可能在一場戰役失敗之後便兵敗到如此地步,後世崇禎沒少聽那些磚家講明末的事兒。

    他們至少有一點說的不錯,那就是



  
相關:  掃明  大明1629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庶子成皇  無邊大明  逆明小兵傳奇    新白蛇問仙  嘉平關紀事  正義的使命  史上最強鍊氣期  重生之都市仙尊  
下面更火
搜"史上最強崇禎"
360搜"史上最強崇禎"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