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崇禎 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
更新:12-28 18:16 作者:崛起的石頭 分類:軍事小說
薩爾滸之戰,明軍看似人多,實際心思五花八門,韃子那邊儘管人少,但從上到下全都是一心抵抗。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說起來也是可笑至極,指揮官楊鎬其實是個不識兵事的無能官員,此人剛剛指揮援朝明軍在朝鮮境內慘敗,陣亡無數,卻緊接著又來指揮如此重大的薩爾滸之戰。
這多方面促成的結果,便是薩爾滸之戰明廷失敗的必然結果。
總體基礎龐大的軍戶當時毫無戰心,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逃亡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
一丁出征,一家以至一伍、一里都要受累,若一家僉兩三丁,則又分當兩三處軍役,更屬重役,甚至能拖累全族。
對於這些處在帝國最底層的軍戶來說,日常雜稅尚無法維持,一旦大軍出征,無數雜項和盤費更接踵而至,簡直絕望至極。
除此之外,各級官吏甚至一普通生員都可以任意役使軍丁,剋扣月糧,逼人至死。
有明一代,軍戶逃亡的現象十分嚴重,只有洪武、永樂二朝尚還好些,就連仁宣兩朝,都曾發生過軍戶的大規模逃亡。
明廷曾多次派人勾補逃軍,甚至專門設有清軍御史處理軍戶逃亡及勾補軍伍事宜,但礙於某些不可抗力量,總是虎頭蛇尾,清軍御史也是時設時裁。
大軍浩浩蕩蕩出征,造成後方親人全家死難的,自萬曆朝以來實不在少數。
不過崇禎十七年,崇禎皇帝下旨廢弛軍戶屯田制度,當時還未退休的內閣首輔魏藻德主動擬票蓋印,下發了一連串的相應政策。
其中之一,便是恢復上述張居正時期的這項定規,將其正式簽署出台,成為大明律法之一。
本地豪強一向是地方上的真正主宰者,每一任地方官要是不和他們搞好關係,那就不要想有什麼執行力,要是得罪了他們,莫說仕途不如意,可能連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這些豪強們信奉的道理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們便是地頭蛇,就算來了什麼高官顯貴,也常不會費力和自己作對。
但是他們沒想到,如今來的是皇帝,他還帶著近十萬朝廷大軍,一番殺伐之後,人頭滾滾之下,他們總算知道了如今說話管用的人到底是誰。
不是他們這些所謂的「地頭蛇」,無論天上還是地方,全國最大的惡霸豪強都是崇禎皇帝朱由檢。
他們這些人,在手握絕對權利的皇帝面前,實際上就和一隻活蹦亂跳的爬蟲沒有任何區別。
崇禎皇帝用幾場震懾天下的大捷和數之不及的豪強們的人頭,徹底證明了這一點。
大明的天下就只能有一個說話真正管用的,那就是朕,你們的皇帝。
......
崇禎帶著朝廷大軍在臨榆一帶待了快五日,宣布了一系列政令之後,總算是下旨大軍開拔,這前進也是有講究的。
禁軍和崇禎待在一起,大約三四萬人的樣子,戰時崇禎一般不會對戰鬥指手畫腳,指揮官仍是英國公張世澤,這便是中軍。
其餘各地兵馬往往在禁軍拔營前一兩個時辰開始向北和南轉移,形成北軍和南軍。
北軍多半是直隸延慶衛、昌平府、密雲、薊鎮和三屯營一帶調集來的官軍,南軍則是以天津三衛、梁城所、保定府一帶調集而來的官軍。
至於被授為前鋒的撫寧衛指揮使、永平總兵張鼐,則是在昨夜尋到了本地支持官軍的百姓帶路,率部向東羅關城挺進。
他們永平本處的兵馬立下了軍令狀,剋期三日之內拿下東羅關城。
張鼐打了一輩子的仗,此前都是跟著李自成和官軍打,現在又是跟著朝廷征剿山海關,其實心中也沒太當回事,畢竟自己手下的兵馬可不再是流賊了,是建制齊全,軍餉充足的官兵。
這其中的精銳又是與自己歸順朝廷的老營兵,這些人都打了老仗,不比那吳三桂的嫡系關寧兵差。
實際上,從臨榆縣到東羅城之間只有幾里的距離,張鼐率部連夜出發,在本地百姓帶路之下速度更快,天亮前就趕到城外的小樹林。
看著對方城頭晃動的燈籠,張鼐心中估算了一下時間,說道:「這個時候,想必後方大營的通州各地兵馬也是出發了,順子,你在城內的親舊有沒有消息傳出來?」
「總兵大人,小人那哥哥早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