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崇禎 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_頁2
更新:12-28 12:34 作者:崛起的石頭 分類:軍事小說
多。
朝廷上,雖然想極力的為下面減少負擔,但是由於財政的逐年破產,尚且無法維繫填補三大征對地方造成的損耗,對於地方軍戶的補償更是供不應求。
萬曆一朝,由於前十幾年張居正的全國性改革,為朝廷積累下了許多的財富和民心。
這也使得萬曆末年雖然明軍在遼左、西北一帶的流寇、賊虜、蒙古方面細節上常有失敗,但總體上來看,朝廷仍是不可撼動。
到如今崇禎朝以後,對於軍戶出丁是根本就沒了任何補償,因為當時崇禎初年的朝廷,就連正兵和衛所的軍餉、衣甲都已經不能湊齊,時常因此發生兵噪、炸營等事,更何況那些地位低下的軍戶。
士人常說粗鄙武夫,但是相較於那些真正的兵,這些基礎龐大卻四不像的軍戶,甚至不夠格被稱為「武夫」。
在出丁同時,社會地位上,軍戶亦低於一般民戶和官兵。
就連民戶對軍戶也時常鄙夷嫌棄,就像文人和兵伍的區別,民戶若與軍戶通婚勢必連累自己的子女和全族。
軍戶丁男僅許一人為生員,民戶則無限制,正軍戶五丁以上方許充吏,民戶二丁以上即可充吏。
民戶有罪,往往以充軍處罰,軍戶則不許將子侄過房與人,防止後代因此脫免軍籍,鑽了軍戶大家庭的漏子。
兵丁征戍遠方,軍裝盤費數目很大,洪武、永樂時朝廷尚能充足保持軍戶們的軍裝盤費,但自萬曆末年以來,朝廷所給便是杯水車薪了。
就拿萬里末年的薩爾滸之戰來說,朝廷調動了自三大征以來人數最多的八萬多人,想要直接將有些崛起勢頭的建州剿滅。
尚且不說成敗等事,只說這八萬多大軍的組成成分,可戰的精銳正兵實際上只占據了其中很少一部分。
當時延綏鎮、寧夏鎮、甘肅鎮、固原鎮四處,發兵共約兩萬五千人,但是又分正兵、衛所兵和基本軍戶。
這大約兩萬五千的四鎮兵馬,真正吃飽穿暖,勉強能從朝廷那邊拿到補償有些戰鬥力的正兵,其實只有萬人不到。
餘下那些,一小部分是源自四鎮各衛所調派來的衛所軍,萬曆朝對衛所多多少少還有些補償,算是個安慰。
那些人數雜多,在軍中往往充當勞役而非主要戰力的軍戶,打一次仗,他們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軍功也完全不會分攤到他們頭上。
更令人寒心的是,就連他們全部的出征盤費也是完完全全的自給自足。
崇禎皇帝此番在永平府的試水,實際上就是想看看會遇到什麼阻力,若軍戶制度不有所改觀,再怎麼搞也只是一時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