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第1301章 蘇聯同志
這趟張楠派往前哥倫比亞的人中有兩個華夏人,其中之一就是長得有點像塊頭大了點、會被人誤以為是帶有黑人血統南美人的秦建東。
秦大塊頭迫擊炮玩得溜,長相合適外加膽子大,到哥倫比亞擔當炮手正合適。
至於另一位也很合適,就是那位一般情況下會讓第一次和他打交道的人覺得很有意思,單單一個名字就會讓人印象極為深刻,因為他叫施蘇聯,喊他「蘇聯」都沒問題;至於「cccp」就免了,這哥們不認。
沒看錯,這位姓施名蘇聯,剡縣人,1958年出生。他還有個大他三歲的姐姐,當然也姓施,名字同樣極有特點:四個字的,叫施莫斯科!
你說這名字怎麼叫順口呢?
沒啥問題,老家鎮子裡的親戚朋友和街坊同學老師有辦法,姐姐就叫莫斯科,弟弟喊蘇聯就成了,就是這倆名在60年代和整個特殊時期絕對驚世駭俗,特別是對對不了解這兩位、第一次聽說這姐弟倆名字的人而言。
你說這兩位名字起得…
姐弟倆的父母在搞啥?
好玩呢?
向老大哥學習都學習到名字上去了,還用人家國名、首都名來取名,超級崇洋媚外?
名字是姐弟倆的父親起的,他們的父親不是沒文化,沒文化也不可能在50年代被派往蘇聯工作。
這老施是個有能耐的,至少當初那個時代在追老婆的問題上有兩把刷子,工作幾年就娶了個蘇聯老婆。
第一個孩子叫蘇聯,生在蘇聯嘛,至於第二個生在莫斯科的兒子就成了莫斯科。
後來嘛…
60年老施帶著兩個混血非常明顯,甚至更偏向白種人外貌的孩子回國,這倒霉催的,老施這駐外人員是當不成了,回老家鎮子成了絲廠里一名永遠不會升官的基層小幹部。
別問他老婆去哪了,除了組織知道內情,這一家三口也不願提。
特殊時期算是平安度過,你說這「亮晃晃」的一家三口夠顯眼吧,顯眼到別人都懶得拿他們當典型:太顯眼了,要是拉老施去掛牌子,那這頭頭領導們都會被鎮子、甚至全縣老百姓當250!
「都蘇聯、莫斯科了,你以為我們不知道這一家的情況,這一拉去當典型就是侮辱普通大眾的智商…」
得勒,這家人就這麼還算安穩的過著自個略微有點戰戰兢兢的日子,還算平安。
姐姐莫斯科初中畢業進絲廠成了普通職工,蘇聯的運氣不錯,居然有機會推薦上高中,大概是絲廠的革-委會主任認為這一家也算是廠里一面有意思的招牌。
高中一畢業就運氣更好了,蘇聯同學居然政審合格當了兵,這接兵、接收的幹部都暈乎好一陣,有關他的會議也沒少開。
最後…不搞特殊對待,當炮兵,大不了伺候「低科技」火炮,高科技就別想!
能當兵是條好出路,不然蘇聯同志就得去上山下鄉,絕對沒他姐姐那樣當工人的機會:都照顧了,一家孩子裡已經有個工人,還想兩個?
做夢吧!
施蘇聯同志知道軍營鍛煉的機會來之不易,那真是努力訓練、虛心好學、刻苦鑽研…
幾年後提干?
不指望,79年打越南猴子,之後轉成志願兵,隔開幾年再打仗,80年代末復員回家分配去了絲廠保衛科,運氣還是不錯。
蘇聯同志志願兵那會就結了婚,至於愛人嘛當然是他姐介紹的,誰讓絲廠里最不缺的就是蠶絲、熱水和女人。
不過他這保衛科的工作也沒當多久,熟人介紹出國當保安賺大錢,一到非洲還是玩他在部隊裡的老行當,還天天吃牛肉、啃番茄青瓜胡蘿蔔,外加還能將源源不斷的美刀寄回家。
這哥們玩炮在非洲玩出了名,被弄到美國短期培訓,不是他學什麼,其實就是個福利,在美國轉轉,教那些承包商如何使用他所熟悉的裝備。
他用的傢伙在美國可沒法實彈射擊,真要學習得去非洲。
很巧,紅魔鬼里的約瑟夫在非洲見識過他的拿手絕活,這趟到哥倫比亞貌似用得上,就提議帶上這人。
一問願不願意,為了美刀他都沒意見,不然出來當僱傭兵幹嘛;這邊對他也放心,老闆老家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