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鼎革 第43章 蓬州守御千總
更新:09-08 15:49 作者:蜀州奇俠 分類:玄幻小說
迫於無奈,陳士奇公開表態,當日為平息土暴子之亂臨時署理蓬州推官不過權宜之計,現在土暴子已經被驅逐出蓬州界內當恢復朝廷官員異地任職制度。
為了安慰對方,陳士奇連續不斷開導,說什麼從長遠來看收回鄉紳商賦承包製利國利民,說什麼楊麟年紀輕輕已經是貢生,只要科場發奮定然能夠高中進士,有了進士名份到時候定然能大刀闊斧革除弊政,如此將來成就定然不在古之賢相之下。
楊麟知道大勢已去,當眾拒絕對方好意:「革除弊政,廢除官府層層攤派,收回鄉紳稅賦承包權雖非一日之功,就像今日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大政,但就有一些人甘願與地方豪強,貪官污吏同流合污,阻礙革新。
若在太平盛世我當奮發圖強,以便將來高中做一個張居正。
但如今遼東建奴多次入關劫掠百姓,中原又有李自成、張獻忠兩支流寇為禍天下,就是我們川北更是土暴子橫行,學生雖然想如同各位大人那樣寒窗苦讀,學生更不忍心生靈塗炭,民眾痛不欲生啊。」
陳士奇驚道:「你不參加科舉了?科舉畢竟是正途之所在啊。」
楊麟顯得非常決然,搖頭道:「各人有各人的命,學生決定棄文從武,決定做一個大將軍。」
眾人對視一眼,陳士奇拱手道:「汝貞啊,要不我等聯名向吏部保薦你到外省做一任知縣,如此你也可以主政一方,也可在地方訓練里兵保境安民。」
正如前面所說那樣,在明朝三等進士初授之官多為外的知縣、推官(知府衙門)等七品官職,但全國進士實在太少(每年三百餘人,大部留在朝廷擔任京官,小部分外放,再加上官員任職期間因為父母親人過逝守制的),官員缺口非常大。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知縣、推官、判官等低階官職多由舉人監生擔任,地方大員從舉人監生中選拔一些出類拔萃的擔任吏目、典吏、主薄、縣丞等職,吏部再從這些八品九品不入流官員中選拔人才擔任知縣、推官、知州等低級官員。
楊麟貢生出身(監生),在戰爭時期擔任典吏、推官等低階軍官,再加上這次剿滅土暴子,平定叛軍之亂論功第一,按照正常流程當然可被推薦到外省擔任低階地方官。
陳士奇雖然知道新政利國利民,但擔心惹得地方不寧,推舉外地任職大概保持死道友不死貧道吧。
楊麟表面一喜,但內心則不以為然,作為穿越者當然明白根據地的重要性,若離開自己打拼的根據地貿然前往外省,那真的是無本之木啊。
迅速想好說辭,聲言古有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自己不才願意自比先賢,土暴子一日不平自己不會卸掉自己身上征甲。
若為了過人前程拋棄自己親手訓練的兵丁,拋棄並肩作戰的地方村民如此與戰場逃兵有何差別?
陳士奇沒有辦法,按照朝廷官員異地任職規制當然可以名正言順罷黜州判職務,但這千總武職則完全不一樣。
大明施行文官異地任職制,武官在地任職制(衛所軍戶),在剿滅土暴子戰鬥中楊麟論功第二,早已經惹得地方側目。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大明施行文官異地任職制,陳士奇、龍文光、史謹宸等人都是外省人士,為政需藉助地方鄉紳勢力。
楊麟建立鄉公所,收回一些豪強商賦徵收權力,雖然損害這些豪強利益,損害胥吏利益,但這些豪強依靠官府勢力大發不義之財早已經惹起地方正義之士側目。
現在收回豪強手中的商賦徵收權力,免除地方種種攤派,毫無疑問得到這些鄉紳支持。
若冒然罷黜楊麟一切職務,雖然得了那些豪強之心,但勢必惹怒地方更多鄉紳讀書人。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今天下大亂武將彌足珍貴,但像楊麟這樣能征善戰的秀才將軍則非常稀少(楊嗣昌、盧象升、孫傳庭等人則不同,他們多從監軍做起)。
中國官場講究平衡,大家商量一番也不敢過分虧待對方,以朝廷異地任官制度為由解除了蓬州推官文職,轉而升任蓬州守御千總,所部里兵擴編為一部,駐防地方以防備巴州的土暴子。
官府按照每人每月六斗大米供給糧食,所部軍餉通過各個集市自籌。(在明朝,地方商賦非常少,大家也樂意這份人情。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