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風雨之血沃中華 62節輕取揚州
就在神州軍在鎮江城中血戰之時,岳效飛及慕容卓兩人率領一個海軍陸戰隊一個團來到揚州城外。
對於揚州城,岳效飛的感情是相當複雜的。揚州十日就是因為當年史可法率軍抗清,使清軍連戰連損,才使清軍進行了揚州十日。所以揚州百姓的忠烈始終深深映在岳效飛的腦海之中。
這些忠勇的百姓甚至比那些明朝那些只知內部相互傾軋的所謂「忠臣良將」們好的太多了,就如同魯監國朱以海一樣。無論是岳效飛曾經在歷史書中看到的,還是來到這兒來自軍事情報局的消息之中,都說明他是一個決心抗清的地方政權。
這才使岳效飛下決心將戰車及各種武器裝備賣給他,誰能料到背靠著堅固的「蘇州防線」依然可以輕易被清軍所攻破,不能不說是讓人大跌眼鏡。
而就實際情況來說,魯監國的政權實際不是亡於抗戰不利,他的覆亡實際就是那些大臣們搞得鬼。
否則不少史學家看不起崇禎完蛋之後,所組立的那些明的小朝廷。因為,那些朝廷之中幾乎沒有一個大臣真心抗戰,幾乎沒有一個不首先想到吞吃其他勢力。
其實不吞就沒有合力,而吞了使諸勢力不敢有合力,相互之間的不信任是這些小朝廷最終亡於敵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這也是現代史學家對於這一時段當上,所謂的無論英雄、梟雄全都沒有好的評價的原因。
倒是揚州、揚州城的百姓,因為那一戰、因為那些災難和傷害而名垂青史。
這也是儘管現在神州城的那些民船,因為連續十數日日夜不停的轉運已經顯出了疲態,而且現在從江南撤出的人口已經將近百萬,已經超過了神州自由邦所需要的人口數量,而岳效飛依然執意要移走揚州百姓的原因之所在。
「這樣忠烈的百姓留在這兒做什麼?難道要他們繼續忍受清軍的奴役麼?我沒有能力則罷了!如果我有這個能力,那麼我就會如此去做!」
八艘驅逐艦在運河上排成了一了長蛇陣,來到揚州城外。然而令他絕想不到的是,揚州城居然自己已經解放了,甚至各家都已經收拾了他們細軟。
原因在於,當年清軍「揚州十日」之後,在揚州民間埋藏下了深深的仇恨。而且由於這兒由於那次慘死的屠殺之後,變得人口稀少。
所以清軍在這兒也沒有駐守多少兵馬,倒是漕幫在這兒有不小的勢力。而且由於他們為了能夠繼續吃漕糧轉運的那些金銀,因此只怕是江湖之中最早和清軍交厚的幫派!
而上次陳榮出面使用特工對於漕幫總舵朝廷突擊之後,漕幫在以後的日子當中果然老實了許多。
雖然他們面子上依然與清軍打交道,並獲得了清軍對於他們的船舶的資助,被嚇破膽的朱一哥再也不敢明目張胆的和清軍勾搭成奸。
直到魯監國覆滅之後,揚州官府欲壓制住揚州的百姓,再度許以厚賞,甚至給朱一哥一個小小的官職,使他用自己勢力鎮住揚州百姓。
就這樣也算維持了一段時間,暫壓制住揚州百姓穩定住了官府的統治。然而幾天之前的江陰一戰,卻嚇破了朱一哥的膽,連夜率領自己的手下逃出城去,逃向南京去了。
他知道對於他這樣反覆無常的人,如果再落到那個沒表情的人(陳榮)手裡,只怕下場比死都難受。
而當他一離開揚州城之後,以揚州城中受過陳榮好處的鹽幫為首的江湖豪客們一涌而上,集合了幾千百姓攻入揚州城的官府之中。
起初,清廷官府也打算要朝廷血腥鎮壓,可是早晨的炮聲卻使他們明白,這地方是呆不得了。
揚州可沒什麼炮台,要讓神州軍那樣轟得幾轟,哪還能留下命在。結果知府等等官員率領著忠於滿清的奴才們跑路了。
而官府當中相當數量的官員及過去的明軍官兵們卻留了下來,很快控制了全城,甚至也教百姓們打起了包袱,按照神州軍的「告江南同胞書」所說的那樣做好的準備。
對於這一點岳效飛完全沒有想到,他來到揚州的時候,沒有受到一槍一彈的射擊。反倒是揚州城的百姓們夾道歡迎,把他當作了解放者。
揚州的百姓們心中得知,來到這兒的這個人正是寫下「告江南同胞書」的那位護民官,至於神州城的事跡,早在他們耳朵里聽出繭子了。
只恨一直以來,神州軍不曾來過這兒,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