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風雨之血沃中華 9節伊人生死
現在,這個時候還不是說岳效飛此人如何做時候,姑且讓我們將這個老是霸占著舞台的傢伙扔在一邊,並且將時光朝前推進一年,為大家解除一個小小的疑惑。
傍晩,海波在夕陽下泛著魚鱗一般的光點,一台被神州城的船員們戲稱為「水棺材」的淡水製取設備,飄浮在海中。
大的方盒子之上,橫臥著一個身穿神州軍護甲的人,脖子後面露出的長髮說明她是個女性,她正是慕容楚楚。
這就是那個岳效飛在江南首次以這個世界上出現的「蛙跳作戰」大勝,而又充滿無奈傷心感情的歸途。當然他不知道,因為這樣他正正經經地進行了一次,行為頗為高尚的民族大融合。
遠處來了一艘不大的船,掛著中國式的硬帆。只是它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只怕沒人知道。
很快隨著天色越來越暗,漸漸已經幾乎要看不清海面的時候。這艘船距離那個水棺材也越來越近,這時小船之上已經伸出一枝竹稿挑著一盞孔明燈,照亮了附近的海水。
「爹爹……爹爹……海里漂著個物事呢,看不清楚……」
隨著一個青年的聲音,船上的艙門一開,一個年約四旬的中年書生打扮的人,邁步走了出來。
他是山東琴島(今青島)嶗山腳下人士,人稱琴島針王的欒易之(字慶生),因為清軍入關之後,不斷欺凌中華百姓,欒易之不願忍受剃髮易服之恥。
遂變賣家產,千方百計購買海船一艘,闔家前往南洋一帶尋找,那蓬萊仙島般的沒有苦楚的去處。
一路之上,欒易之時常生出對於故土難離的嘆息。然而,他又不能親眼看著自己家人遭受滿人的欺凌,或者剃髮易服之舉。
如此,去與不去兩種情懷交織於心裡,所以整天也不見露面,僅只躲在艙里借酒澆愁,殊不知借酒澆愁愁更愁,便得他更難得偶爾出來看一下海上風光。
此刻聽到自己孩兒欒平字躍之的招呼,卻也只好自艙中出來,希望目睹「海上奇景」或可解愁懷也說不定呢!
這時的天,已經幾乎黑透了,僅憑著孔明燈那微弱的燈光,實在看不見什麼。好在這天夜裡僅僅只有微微小風,倒沒什麼風浪,如是仔細觀察倒也並非雙眼不能視物。
欒易之用手遮了眼前孔明燈和桅頂燈籠的光亮,運極目力努力看去,卻被他正正的看了個清楚。
「卻似個怪模怪樣的箱子,那上面趴著的只怕是個人吧!快……快……快叫人來!」
隨著他的一聲招呼,船上的家人還有幾個水手都跑了出來,一起向他指的地方望去。接著船老大轉了舵,海船向那個方向緩緩航去。
欒平也跟著水手們一起忙碌著,終於海中的人被撈了起來。
「呀,好像是個姑娘呢!」
欒易之聽到了兒子的招呼,伸手在撈上來的人鼻前探了探鼻息,再拽起她的手臂來,診了下脈,立即斷定這位姑娘受創甚重,又在冰冷海水之中泡了相當長的時候,只怕時刻都有香消玉磒的可能呢!
一邊為她診著脈,邊伸手探懷掏出他須彌不離身的針包,嘴裡急道:「平兒快叫起你娘來,另外要廚子燒些熱水來,煮起薑湯,還要以下幾味藥材……」
隨著他一疊聲的招呼,船上的人忙碌了起來,水手們這裡甚至也把那個「水棺材」撈了起來,只是苦於沒有人認識是什麼東西罷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色漸漸亮了起來,忙碌了一晚的人們終於可以透一口氣了。這時才睡醒的欒平洗漱以畢,來到了忙了一晚的父親面前。
他才一進門,卻又立即的小心的放輕了腳步,因為她的母親大人因為一夜的勞頓,此刻伏在床邊睡得正香,而父親卻倚在一旁的小几之上頭一點一點的打著瞌睡。
「也是,昨夜裡救了她,可連累的爹娘個個都無法安睡,只可惜自己是個男子卻幫不上母親半點忙。」
一面想著,小心翼翼的邁動步子走向艙室的深處,昨天夜裡只就著燈光掃了一眼,只覺得那姑娘的容顏也有幾分秀麗,只是不知眼下傷勢如何。
哪知,他這才一邁步,卻一腳踢到了一旁立起靠在小几上的木盆,倒下的木盆倒發出了好一陣的響聲。嚇得他只吐了吐舌頭,忙收了腳向後縮去。
就算他收腳在快,也已經驚醒了在几旁打盹的父親欒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