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二百六十四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
更新:07-15 07:24 作者:烏鴉一號 分類:科幻小說
這也是大多數華爾街投資機構的共識,騰訊和阿里巴巴在矽谷的成功,華爾街的投資機構們不認為是因為二馬的能力有多出眾,又或者是騰訊和阿里巴巴這兩家來自華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投資機構們認為,它們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矽谷脫穎而出,完全是因為周新的原因。實際上騰訊的戰略方向周新參與的會更多一些,對阿里巴巴,周新幾乎沒有干涉過。
要進軍矽谷,幫阿美利肯的傳統消費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這個戰略方向也是傑克馬定下來的,周新壓根沒想到這一點,因為周新對電商業務不感冒,對阿里巴巴是純粹的投資行為。
所以華國的網際網路企業能在矽谷活下去甚至活得不錯,他們企業自身能力同樣重要,阿美利肯企業幾個月更新一個版本,對用戶需求只考慮投入產出比,先研判是否有必要,有必要之後再研判最後的收益是否能和產出媲美,開發效益是否夠高。
而華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對於用戶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你今天提出的需求,不管是否合理,華國網際網路企業會幫你轉化成能實現的功能,甚至比你想的需求還要理解更深。
華國網際網路卷的程度要遠遠超過阿美利肯,因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在矽谷的成功,導致現在華國的網際網路行業已經初現後世的那種卷王風範。
周新聽完後只是微微一笑,他對於自己徹底改變這個世界的時間線還是很得意的。
雖然華國網際網路提前了很多年開始捲起來,但是華國的網際網路也提前了很多年享受到國際資本帶來的紅利。
在這個其他行業普遍薪資水平在三千元的時代,程序員能開到上萬的薪酬。
更重要的在於,周新很大程度上讓華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們提前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到海外來卷。
在原時空,為什麼華國網際網路要一直到大概2016年之後才有資本到海外來卷,是因為在華國和在阿美利肯經營一家企業的成本不同,投資機構們給你投錢是按照華國企業的估值來投的。
比如說阿里巴巴在最開始從高盛手裡融了五百萬美元,五百萬美元在華國能支撐他們正常經營很久,換到阿美利肯去,這點錢可能只夠經營半年。
經營半年沒有看到成效,沒有資本繼續投錢給你,你的國際化嘗試就只能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換不到什麼有價值的經驗。
現在不同的點在於,周新提前利用騰訊把華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名聲給打出去了,無論是阿美利肯資本還是矽谷的網際網路企業都知道華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充滿潛力,華國的網際網路從業人員任勞任怨。
進入千禧年之後的這三年時間裡,中關村和矽谷的合作方式多種多樣,有像阿里巴巴和騰訊這種直接由母公司出資在阿美利肯成立分公司的。也有像搜狐和雅虎這種,雙方合資在阿美利肯成立公司的。
還有像新浪和卓越網這種,新浪的網際網路業務被aol全資收購,成為了aol在華國的分公司,而卓越網則是被亞馬遜收購。
雙方的融合程度在加深,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瀰漫著一股不差錢的味道。即便在一線城市中的網際網路荒漠,程序員的薪酬待遇也是獨一檔的,只有晶片行業從業人員能夠相媲美。
周新說:「好了,我贊同你的觀點,你可以放手去做了,過去三年時間你應該也對公有雲業務有很深的了解。
這個業務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擴張,它和idc託管相比是一個更好的現金流生意,這樣的生意華爾街一定會感興趣的。
現在這個模式也已經跑通了,從後台來看用戶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現在開始擴張能讓我們的競爭對手們措手不及的。」
能在公有雲上和新雲競爭的廠商其實只有微軟和百度,因為他們才有能力和意願把這類業務給做起來。
公有雲業務和更早的服務器租賃與託管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資源的動態分配以及服務器的自持。
成本主要有幾塊組成,場地、服務器、網絡資源、電力、像精密空調和usp電源之類的配套設備,人力成本,其中的成本大頭一定是服務器。
在最初擴張的時候需要大量資金,在主要城市建機房,等完成建設之後,賬面上的成本大頭說白了就是設備折舊,等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