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國千嬌 第七百七十二章 永不陷落之堡
党項人自稱大白高,顧名思義……但楊袞看來,一般的士卒和牧民並不大白高,眼前這群在楊袞眼裡如同乞丐一般的牧民軍隊就個個又黑又髒,臉頰上還有高原風吹日曬後的丹紅。並非他們生來就這個模樣,應該是環境所致。
楊袞身為大遼契丹人,此時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顯然遼軍比党項人像樣得多。
遼人雖以遊牧部落立國,但曾經有幽州,現在也有物產豐富的渤海農耕區,治下土地廣袤部族眾多,除了遊牧,主要通過學習漢人的東西,從律法禮儀到生產已經比較先進了。
反觀這些党項人,楊袞有足夠的底氣覺得他們如同乞丐。
不過楊袞並不太輕視他們的戰力,依舊有信心。因為他知道這些環境險惡中遊牧的牧民騎兵,忍耐力和勇悍都是天然歷練出來的……越窮的人越不怕死。可能缺乏戰陣訓練,但騎兵作戰本來就應該靈活,更依賴個體的武力耐力。
還有後邊的大量橫山羌步兵,裝備簡陋,也是窮凶極惡之徒。
同行的李彝殷看著訓練有素、隊伍整肅的遼軍,似乎也意識到了差距,說道:「党項人戰陣上拼命不輸別家。」
畢竟是同夥,楊袞把心裡的優越感藏起來,道:「天下諸部都重視李公部族的表現,蕭公更是日夜期盼。党項人馬尚需訓練……」
話音剛落,一個武夫用羌語惱怒道:「我們不是契丹人的兒子,隨便派個人來就要指手畫腳?」
楊袞聽不懂,看向李彝殷。李彝殷用漢話罵道:「輪不上你說話!」
雖聽不懂那人說什麼,但楊袞能從表情情緒中感受到不是什麼好話,他沉吟片刻,道:「至少訓練戰馬不能停下來。」
這時遠處傳來了「噼里啪啦……」的聲音,幾個人循聲望去,騎兵行軍營帳剛紮下來,又開始楊袞力主的「訓練」了。
臨時對党項戰馬的訓練,比較縮水。楊袞也沒辦法,一時弄不來足夠的火藥,隨軍攜帶的火藥已經在之前那些天用完了。
在唐朝時,契丹人就知道「伏火藥」。當年中原二李造反,趙氏大量造火藥,意圖炸開晉州城,雖然沒有成功破城(因為郭紹進奉的方子沒有提純的方法和分類試驗比例的方法,也沒有告訴朝廷密封對火藥爆炸的重要性),卻把更好的火藥配方泄露給了北漢國。
北漢國當時是大遼的屬臣國,契丹人因此得到了方子。
契丹人學會配製火藥後還沒在戰陣上派上用場,不過用來訓練戰馬適應火炮和火銃了。密封的硬竹筒盛裝火藥能模仿火炮爆響,地上挖坑夯實埋火藥爆炸能模仿火炮。
楊袞道:「許國人的炮用來攻城,也能嚇唬戰馬;火銃雖不如弓_弩甚遠,沒多大用,但也能嚇唬沖近的馬匹。若是從未聽見過爆炸的馬匹,會驚慌,好在馬匹有靈性,聽慣就好多了。」
中原兩次在幽州大戰都使用了火器,遼人已經有經驗了。第一次北伐時火銃極少,加上戰馬轟鳴戰鼓嘈雜,只有靠近那小股火銃兵的騎兵很不適應,被驚嚇混亂。第二次中原人已在鄔堡中大量使用火銃,不過遼人已經有所防備了……
因此楊袞才說:「火銃沒什麼威力,只是馬懼怕而已。」
他說罷有些擔憂地看著營地外的訓練方式。因為遼軍攜帶的火藥用完,在平夏一時間找不齊火藥所需原料,現在的法子是不得已為之。
只見那些士卒在地上放著橫山砍來的低矮竹子,拿鐵錘猛敲得「噼里啪啦」爆響,又點火放煙,把戰馬聚在附近聽。另一處的党項人則一邊生火放煙,一邊拿大鼓擂得「咚咚咚……」響。
而更多的党項人卻在一旁嘻嘻哈哈,許多人伴隨著噼里啪啦的聲音,在空地跳起舞來,把那玩意當作戲耍和伴奏了,十分高興地載歌載舞。
楊袞看在眼裡,表情嚴肅,他真的不是為了好玩,是覺得這事很重要。
及至天黑,楊袞已經回遼軍營帳歇息,卻忽然被李彝殷的人請過去。
李彝殷在火堆旁邊,見到楊袞便站了起來:「剛得到斥候稟報,許軍在無定河流進黃河的地方,開始築城了。」
楊袞眉頭一皺,卻沒有多少驚訝,說道:「許國故技重施!他們在幽州也是這般,築了大城小堡數百座!」
李彝殷: